阅读历史 |

第868页(1 / 2)

加入书签

说着,县令大人拍了拍戚妄的肩膀,声音变得柔和了下来:你的孝心可嘉,不过本官不能答应你,若是开了先例,旁人有样学样,本官又该如何治理这偌大的溧水县?

戚妄情绪肉眼可见地低落了下去,他的头吹了下去,身上散发出一阵浓浓的萧瑟之意:我明白了,谢大人。

县令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他虽然未曾说些什么,但是久居高位的他身上散发出的气势却远非常人可以承受的,被县令这么盯着一瞧,围观的人心里面生出一种怪异的感觉来,他们再一次齐齐后退了一步,空出来的位置更大了一些。

诸位乡亲父老,本官知道你们都是善良的,但是这份善良不该被人利用,本官希望藉由此事,让诸位明白一件事情,任何人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须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下的罪孽早晚都有暴露的一天,而等到罪犯的,必然是律法的严厉惩戒。

县令铿锵有力的话落入在场众人的耳中,渗入了他们的心中,在他们的心头打上了一枚深深的烙印,众人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人不能做坏事儿,做坏事儿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就像是王招娣一样,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之前风平浪静,结果一朝事发,她立马锒铛入狱,就连丞相之子为她求情都不成,她还是被判了秋后问斩。

由此可见,干什么都不能犯罪,一旦犯了罪,怎么逃都是逃不过的。

县令的话等于彻底给这次的案子盖棺定论,老百姓们一想,若是犯了罪的人只要求求情就能放出来了,以后谁还能有敬畏之心?那些罪犯的胆子可不就更大了?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事不关己的时候,他们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帮着一起声讨,但是关系到自身的时候,他们便集体失声,不会再说什么。

然而这样的结果是戚家人无法接受的,尤其是戚青峰,他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考中了秀才,若是母亲真的被砍头了,他这辈子就全完了。

冲动之下,戚青峰猛地冲了过去,双膝一软,跪倒在了县令的面前,他仰头看着县令,急声说道:还望县令大人开恩,小生母亲虽然换了两个孩子,但是她当年也是一时糊涂,这么多年来她也知道错了,还请县令大人开恩,放小生母亲一条生路

县令的目光落在了戚青峰的身上,见他做书生打扮,便知道这正是戚家的三子戚青峰,他对这人有些印象,记得他乡试的时候成绩不错,虽然不是案首,但是文章却做得极为出彩,自己当时因为惜才的缘故,还给了他十两银子作为嘉奖。

这人文章不错,那一手字虽然未曾到大家风范,但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风骨,县令之前对他还很有好感,不过这一次他接二连三地开口为母亲求情,以及先前口口声声用情谊逼迫戚妄饶恕王招娣的举动却让县令恶了戚青峰。

身为秀才,想来他对律法也是有所了解,应该便知道拐卖孩童是何罪名,若真的是刚正不阿,那便该大义灭亲,而不是仗着那些情分去绑架苦主。

对着其他的百姓们,县令还能有个好脸色,毕竟百姓愚昧,对律法知晓不多,然而戚青峰却不一样,他身为秀才,当是饱读诗书,清楚知晓律法如何对待犯罪之人,但是他却视若无睹,若是真让他当了官员,怕也会是个徇私枉法之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