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0(2 / 2)
他算计着她怀孕的月份,心想……至少得坚持到她的孩子出生,应该让那个孩子看一看这繁华世间的景象……
他甚至可以想象锦宜抱着孩子温柔而笑的样子,在那段地狱一样的日子里,就像是唯一的神光在照耀着他。
终于那天,援军赶到。
让桓玹意外的是,随援军跟粮草一块儿赶来的,还有八纪。
两军合围,还未发动进攻,城外也同样苦守的戎人们就也支撑不住了,在这场耐力跟勇毅的交锋中他们最终输了下来,在秦关城门打开的瞬间,已经丢盔弃甲地纷纷逃窜而去。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几乎兵临长安的危机,终于在这一刻结局了。
满城军民,欢呼雀跃,如同隔世为人。
而那小小少年翻身下马,将手中沾血的长枪扔在地上,上前半跪着扑倒在桓玹的怀里,放声大哭。
满目都是欢呼叫嚷的人群,连日里心弦绷紧的桓玹,在勉强带了八纪回房后,还未来得及询问,就已一声不响地晕厥。
再醒来,八纪向他讲述了长安发生的事。
那连日来皇帝病的半昏半醒,八纪也不明白皇帝叫自己进宫是干什么……但他隐隐听说边疆战事危急,宫里甚至有人偷偷地传说,之把八纪留在宫里,是想他做“人质”。
八纪焦急不已,几次试图冲出宫去,都给侍卫们拦住。
若是在别的什么府邸,他总有法子脱困,但这是九重深宫,防卫森严。
那天,太子妃桓纤秀同郦锦宜一块儿进宫探视皇帝的病。
八纪听了,忙赶了去,侍卫倒是没有拦阻。
当初锦宜嫁到了桓府,八纪就不是很喜欢她,毕竟她跟桓素舸的“关系匪浅”,姿态似乎也有些类似。
后来因为桓玹对锦宜的改观,八纪才也随着对她改观了。
但因跟子邈的“交恶”,所以这种改观也是非常有限,总是敬而远之罢了。
直到锦宜跟桓玹和离,八纪震惊,本以为是桓玹提出的,谁知对宝宁旁敲侧击,竟得知是锦宜跟老太太说的。
直到锦宜又嫁给林清佳,八纪心中简直出离愤怒,他自觉着这个女人实在是不识抬举的很,竟敢这样羞辱他的三叔。
所以在听说锦宜进宫,八纪便飞奔而来,当然是不怀好意。
但就在八纪赶到之后,却震惊地发现,原本昏迷不醒的皇帝,不知为何竟清醒过来,虽然仍倦怠憔悴,却的确是醒了过来,且正在提笔写一道旨意。
顷刻,旨意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