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5页(1 / 2)

加入书签

周家村,姜升和雪梅二人没直接去江家,而是去寻县里有名的媒人,又去拜访周氏一族的长辈,等选好日子再去江家。

虽然没正式登门,但不妨碍姜升去族学见江茗。

江茗正上完课,“我正想去寻你呢。”

姜升,“你我二人倒是想到一起了,我看了一篇你的文章,所以一直想亲自问问你。”

江茗摆手,“我投了不少的文章,只有一个短篇被选中,反而是你的文章和画,让我豁然开朗。”

姜升指着石桌子,“我们过去坐?”

江茗点头,“好。”

姜升边走边道:“这次回来族学变化太大了,我看修了亭子,还修了一个小园子花了不少银钱吧。”

江茗回着,“没花银子,这都是捐的,你也知道周氏一族的族学藏书丰富,这都要感谢尚书大人,所以来求学的多,捐了不少东西来。”

姜升也留了胡子,只是没有岳父的长,摸了摸短短的胡子,“不过也要适度才是。”

江茗,“明清心里有数,分寸把控的不错。”

他也当过多年官的,如果过分他会开口的,目前看来明清做的不错。

京城,竹兰昨日没来得急和董氏提玉宜的事,今日说了,“一年前齐王妃做媒想要给玉宜或是玉雯介绍云家孩子,我们查过后觉得不适合就不了了之。”

顿了下继续道:“你刚回京不知道你闺女一战成名,我与你仔细说一说当日的情况。”

说着,竹兰就将花宴的经过讲了。

第1315章 不约

竹兰道:“本来针对玉宜是以为玉宜在太子妃人选中,现在已经不针对玉宜,咱们周家只出一个秦王妃,意味着日后不会与皇室联姻,玉宜的出众已经有人多番打听,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董氏只觉得信息量太大了,婆婆说的真是她闺女?

董氏骄傲的同时,又感激婆婆的教导,现在又头疼,婆婆的意思求玉宜的人家不少,“娘,您和爹的意思呢?”

竹兰,“现在是我问你。”

董氏对闺女的亲事真没什么想法,“我和昌廉常年在外,对京城了解不多,玉宜的亲事,我和昌廉全凭娘做主。”

竹兰觉得自己白问了,无力的挥手,“行了,我心里有数了,你既然这么说,那我也和你交给底,我的意思等过几年再考虑。”

现在打探的多,却都不是好人家,更多是为了利益,等几年玉宜大一大再去选会更好。

时间飞逝,几日后就是乡试,因为明云在平州考试,李氏心里惦记想去寺庙求平安。

竹兰,“上次明云回去你没求平安,明云不也挺好的。”

李氏一言难尽,“上次回去糟心事可不少,娘您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