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分卷阅读221(1 / 2)

加入书签

能说自己其实算变相的作弊。

若他原本生在此间,从没受过前生的教育,而是从小跟着先生之乎者也,读烂了一本又一本的儒家经典,也许他的策问文章就不存在什么论述精道,不过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

能得这个状元,不是因为他文采出众,而是他字里行间对华元帝投其所好。

华元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实行抑商政策的皇帝,登基以来,商人的地位与处境都好上许多,就能看出其的想法。

□□的人一般自傲,瑾瑜在文章里很委婉的一边捧一边论证,说的又全是实话,并非无脑夸,让华元帝相信,黎国将会在他手里成为空前绝后的盛世。

想来是马屁拍对了,才让华元帝钦点他为状元。

“我在文章里,就是写了一些见解而已,或许是我运气好,就中了这个状元。”

陈君然面露羡慕,“啧啧运气好能中状元?那得多好的运气?”

冬青道:“都在说瑾郎,你们二人呢?”

此前注意力一直在瑾瑜身上,现在才想起问李言卿与陈君然如何。

李言卿叹息,“唉……我等运气不如李兄那般好,文采见解也不够,排名直落到末尾,不知能不能谋个差事。”

“莫慌,四月还有朝考点翰林,争取被点上,也能入翰林学习,无论日后能不能留馆,晋升都比其他来得容易。”

陈君然哭笑不得,“话是这么说,但我与言卿此前的成绩都算不得上乘,还是不要奢望的好,只想争取分配一个官职。”

“唉……如此也好,想想那些落榜之人,我等已经万分幸运了。”李言卿自我安慰一番。

当初他可是想在明山镇做个土财主的,若不是偶然遇到瑾瑜在街上念书,他可能现在还在明山镇待着,根本不可能成为进士。

心中的郁闷,只是因为自己与瑾瑜的落差太大,一时有些失落。

无论如何,读了十数年的书,如今也算给自己给家人一个交代了,无憾。

冬青提议去找家酒楼吃饭,庆祝十年寒窗终得愿。

陈君然听闻此话,总觉得有些不对,“十年寒窗终得愿,只怕不合适,我前后拢共读了十二年,言卿更是三岁识字。对全哥来说就更加的不合适了,他前后就读了两年,与十年寒窗根本不搭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