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2 / 2)

加入书签

心里有些担心,是不是冬青一家子在县城混不下去了,回来把地和屋子要回去?

可万万使不得,她们东西刚搬进那屋子不久,地里的庄稼也锄了草长势喜人,她并不想这么白滋滋的还回去。

就听村长在台子上道:“今日召集大伙过来,是因为冬青,也就是李老汉家二狗,在城里发现了大机遇,每人每个月能挣二两往上的银子,他说过会不忘乡情,这不就回来带咱们去城里挣钱了。”

说完顿了顿,场中一片寂静,而后人声嘈杂,交谈声不绝于耳,都不知道他们这些无一技之长的农夫农妇做什么能一月挣二两。

村长接着道:“有人愿意去的,确保手脚灵便,就来李员外的管家处登记名字,你们没听错,就是镇上的举人老爷李员外,他儿子李言卿和我家君然都在做这事,具体做什么,让冬青与你们细说。”

冬青走上前,清了清嗓子,清润悦耳的声音穿透整个场子。

“想必大伙都知道,我与丈夫在这明山镇时,就卖一名为挑花刺绣的东西,我们决定批量制作,所以人手紧缺,你们也不用担心不会做,这东西并不难,因为我的大伯母,她都自己依葫芦画瓢做了挑花刺绣去镇上卖,你们应该也有所耳闻。”

“另外,跟随我们进城的人,我们提供住宿与膳食,按单结钱,做得多相对拿的钱也多,村长的儿媳会与我前去,我们与你们签合约,只要双方摁了手印,你拿不到应有的工钱,便可凭此据去衙门上告,”

“现在不下种不除草不收割,每户都可以选一人去县里,不耽误地里的活计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

“还请大伙仔细考虑,村长会为我做担保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这次招揽到足够的人手,下次不知道何时还需要,再有就是每人每个月都有回家一次的机会,用不用可以自主选择,县城离清水沟不过一天路程。”

冬青说的这些,都是与瑾瑜商议过后的成果。

听完冬青的发言,场中之人明显有所动摇,这等好事,怎么看都没法拒绝。

村长和老福暗自点头,好一个过了这村没这店,冬青所说的话,恰好扣住了人性的弱点,容不得别人不心动。

赵氏一咬牙,拉着艳芳第一个上前,“记上名字,孙艳芳,她愿意跟你们去。”

艳芳本想反驳,赵氏都没有问她的意愿,直接就把她给推了出来。

但转念一想,反正留在家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