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1 / 2)
闻乐见,拿上饭团,带着冬青回了寓馆。
翌日,照样卯时正便起床,流程大体与正场相似,都是点名搜身由龙门进场。
不过人少了许多,像李林那样拿到府试资格就不打算试后面几场的大有人在。
留下来应试的,大都是有些许自信自己能够拔得头筹的考生。
瑾瑜想开了心里倒还没了负担,没有在意旁人,问心无愧就是。
到中厅接了卷子,找到自己的位置,看衙役举题牌巡场,记下题目,静心作答。
不过他这次的座位离考官近了不少,跟他一起坐到这边的,只有二三十人。
接卷时,这三十来人还专门有人提了堂号,看样子是排在前三十的。
瑾瑜心里暗喜,没想到他能进到前三十的排名,这不就代表这一届考生水平不算高,他取得案首还是有那么几分机会!
这次放排后出门就看到冬青,瑾瑜顿时笑意生辉。
每次考完一场,都需要几日时间才会发案,期间瑾瑜就潜心钻研所谓试帖诗与制艺,抽空点上一套挑花刺绣。
冬青忙着复制挑花刺绣拿去出售,两人读书挣钱两不误。
冬青还忙着四处走访,想着无论瑾瑜取没取得案首,都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在县城。
若瑾瑜取得案首,就会直接授秀才功名,以廪生身份入县学,若未取得案首,后面要参加府试院试。
索性利用空闲这些时间,看看能不能找一处便宜的房子,能买下就买下,买不下就租,总比住寓馆便宜,也比住寓馆来得方便。
没几天再覆发案,瑾瑜依然在圈内,就是不知道排名几何。
如此循环,试题越来越难,四书五经文从最开始朗朗上口的篇幅,篇幅短且简单,只需一篇墨义,到后来涉及面更多,一场考试试了大学文一篇,论语文一篇,春秋一篇,四书文皆需墨义。
最后一场,甚至还考策论,瑾瑜花了三个时辰,才将帖经缺了的部分和三篇四书五经文的释义写完。
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天黑透之前完卷,否则一天之内就要交卷,且不给烛火照明,他可能要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