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8(2 / 2)

加入书签

  昌平帝刚张嘴,就被一个人高声打断,他定睛一看,插话的原来的左都御史李伯钦。

  皇帝很不悦,若是以往,他必会雷霆大怒,但生平首次逆境,到底让他学会了稍稍忍耐,只冷着脸,问道:“李爱卿有本要奏,需暂候一二。”

  “非也,请陛下先听臣一言。”

  本朝太祖皇帝为防被人蒙蔽耳目,给了言官很大权利,都察院甚至不需要证据,就能直接上本参人。成年累月,导致他们比其他官员胆子都大。

  左都御史作为都察院数一数二的人物,李伯钦为人耿直脾气又急,更为其中翘楚,皇帝脸拉下来他不是没看见,不过他依旧照说不误。

  “微臣以为,陈王所言差矣,大军按兵部安排归位即可,当务之急另有其事。”

  他一口气不歇,立即接着说:“因此次燕山大战,朝廷上下全力配合,微臣亦然,谁料无意间,竟发现了当年松堡之役,似乎有些蹊跷。”

  “微臣一番细查,果然发现端倪!”

  李伯钦还有一个身份不为人知,他数年以前,就是东宫心腹,这次领了揭露通敌一事的重任。

  他对皇帝的不悦视若不见,一句话,吸引了大殿所有人的注意力。

  王瑞珩大惊失色,“李大人,还请速速道来。”

  松堡一役,一城军民死伤殆尽,是所有热爱家国者的痛。尤其是王首辅,他常常自责,是不是自己当初有更好的建议,或者粮草等物资送得及时些,就能避开惨剧?

  毕竟第二批援军,只晚到了些许时候。

  虽然京城决定对战局影响真不大,但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就铸成巨大的伤痛损失,此事折磨了王瑞珩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告诉他,这惨剧其中有蹊跷?

  遇上这种事,不要说王瑞珩,任何只要心中无鬼的人,都是极为激愤的,大家紧盯着李伯钦,屏息静待下文。

  大殿落针可闻,气氛立即紧绷起来。

  陈王瞳仁一缩,当即往皇太子所在的另一边首位瞥去。

  刚好撞进一双黝黑的眸子中,高煦面色淡淡,未见喜怒,眸色幽深似海,冷冷盯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移开视线。

  陈王脑中警铃大作。

  他立觉不好,心念急转之下,立即将视线投向玉阶之上。

  陈王欲让皇帝打断李伯钦,可惜后者并没有留意他,昌平帝也被吸引了注意力,正浓眉微蹙看着那边。

  他这是心里有点虚。

  只因当年北方战役刚刚打响时,皇帝忌惮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