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4(2 / 2)

加入书签

  夫妻情到浓时,总是什么也不在意的,怕就怕浓情会转淡,届时忆起往昔旧事,会心生疙瘩。

  好吧,其实何嬷嬷对于夫妻关系,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怀疑论者。所以她脑中转了一圈,便说:“娘娘刚生产,可见不得丝毫冷风,不若殿下先在外间见一见小主子。”

  给太子殿下一些空隙吧,想清楚了,改天还是想进去,那时再进不晚。

  她说得合情合理,高煦将妻子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闻言颔首道:“你说的是道理,正该如此。”

  他只能先将心中记挂压一压。

  稍等了片刻,里头禀报收拾妥当了,高煦立即举步进门。

第九十八章

  耳房并不大, 用一个八扇大围屏分隔成内外间,地龙烧得很旺, 屋里暖烘烘的。

  高煦领了太医张德海进了门,孩子并没有马上抱出来, 三人候在外间,先去了身上寒气。

  太医抓紧时间, 先悬丝诊脉, 确定纪婉青身体无碍。

  随后,何嬷嬷小心翼翼地抱了个大红襁褓, 绕过屏风,从里头出来了。

  高煦一瞬不瞬,紧紧盯住那个小小的襁褓。

  刚出生的小婴儿其实并不好看, 他小脸儿红彤彤的, 眉毛淡得几乎看不见,眼缝儿还肿着。

  高煦目光却移不开, 他觉得世上所有孩子, 都及不上眼前的红脸婴儿好看。

  他深深吸了两口气, 才小心伸出双臂,要接过何嬷嬷递过来的襁褓。

  孩子很小, 襁褓很轻, 一贯镇定自若的皇太子却手忙脚乱,好不容易在何嬷嬷指导下抱住孩子,他却僵着身子,不敢乱动。

  高煦低头盯着小小婴儿, 薄唇不禁挑起,微笑渗进眼底,由衷的喜悦。

  身为皇太子,要说不重视膝下子嗣,那是不可能,只是大婚前,却是客观条件形成的观念占据了大部分。

  否则,他便不会这么晚才大婚了。

  皇太子大婚晚,固然有几方博弈,以及昌平帝的意愿在其中。但不得不说,高煦本人也不急迫,不然肯定不会是这个结果。

  大婚后,与妻子渐渐心意相通,她已成了他心尖儿上的一块软肉。此时,他开始期待两人共同孕育的骨肉。

  后来,纪婉青真怀孕了,这份期待落到实处,一天天陪伴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