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8(1 / 2)

加入书签

距离地面约一丈多,许驰到了尾部时,手上使巧劲儿轻轻一抖,上面那活结松开,麻绳与他一同落地。

  值房上的小门他掩上了,黄铜锁也拴回去,不留绳索,怎么也能迷惑敌人少许时间,给他们制造出更多离开的空隙。

  几人也不多说,俯身捡起绳索,立即飞速离开。

  城墙上恍若平常,唯有那个武将静静将一切收入眼底。

  等许驰身形彻底消失后,他收回视线,立即动身,悄悄往那个“搜捕刺客”的方向而去。

  武将帮助了大周暗探,可没打算就此暴露自己。

第九十一章

  清宁宫。

  高煦下朝后, 轿舆一进前殿,便接到林阳已等候了一段时间的消息。

  估摸一下, 应是许驰再次传回了消息。

  果然,一进外书房, 林阳见了礼后,立即禀报, “启禀殿下, 许驰传信过来,二探鞑靼王宫并未成功。”

  说着, 他将密信呈上。

  高煦落座在楠木大书案后的雕花圈椅上,接过信笺,打开垂目看去。

  信笺上, 详叙了二探鞑靼王都的全过程, 如何被发现,后又如何逃离, 最后许驰还说, 一行人已在赶回京城的途中。

  鞑靼人粗犷, 没有大周那么多规矩,王宫规模也小些, 但不代表守卫就不森严。要将通敌信笺取到手, 肯定并非易事。

  这点高煦早有了心理准备。

  这次刺客事件以后,估计短时间内王都必会戒严,想要再探王宫,可能性不大, 许驰决定折返也是常事。

  高煦一目十行,视线在那个不知名武官的叙述部分顿了顿,揭过一页,目光落在第二张信笺上时,瞳仁却微微一缩。

  第二张信笺的末尾部分,除了代号署名,还有一个小小的刀型暗号。

  东宫有一套传信暗号,其中一部分,就是有关于获得重大消息时,因不能被第三人知悉,或唯恐书信落了痕迹被人截获,所特地设定的。

  一个暗号有一个含义,有的是仅主从两人明白,有的则是大家都知悉的。前者防备暗探高层出现叛变,后者就是某消息不方便在信笺上说明,先给个暗号,好让主子及同僚心里有数。

  刀型暗号,就是战争。许驰等人刚离开鞑靼王都,难道是鞑靼将再次南侵,或者正在酝酿南侵?

  大周这边有探子,北疆也在时刻不停观察鞑靼方,并没有发现不同寻常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