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2 / 2)
钱雨自己上学不多,对有文化的人很是看重:“行,那麻烦你,就说来了只要能干这个活的,我一个月开一百。”
一百块相对于进厂的工资不可谓不高,钱雨这里还包吃住,应该会有人愿意来的。
钱晴犹豫了一会儿才问她姐:“那姐,你打算把养猪场也放刘家村吗?”
钱雨嘴角一弯:“当然不。”
事实上她已经看好地方了,在刘家村到梅花镇的中间有一段路,那边有个小土坡,这小土坡正正好卡在刘家村和梅花镇的中间,一部分属于梅花镇,一部分属于刘家村。但总体来说,归属于梅花镇的部分比较多,刘家村就占了不到十亩地的样子。
她打算把这片坡地承包下来养猪。
刘家村现在的粉条生意能做是因为刘二桃,养猪的生意可比粉条麻烦,活物一眼瞅不见就能叫人下药。
她不放心离村子太近,就放坡地上,两边都承包,这样也分担一点刘家村这边的注意。而且那地方离村子远,周围没住什么人家,就算养猪有味道也碍不着谁。小土坡另一边还有一条小河,吃水也不麻烦。
到时候起个大院,猪栏砌好,只要工人们注意点就可以了。
钱晴现在对她姐刮目相看,也许生活的巨变就是这样让人成长。钱母在油田上尚且听到几句说她女儿离婚了如何如何的难听话,钱雨这边的压力必定小不了。
有的人感受到压力就会把怒气压给自己,有的人感受到压力就会把压力还给外界。钱雨显然是后者,她对抗这种压力的方式就是以牙还牙。
你说我离婚不光彩,那我就非要过的比你们都好!
你说我一个女的开工厂做不好,那我就非要开一个又一个!
你说我不就是有几个钱嚣张什么,那我就是要嚣张给所有人看!
钱晴叹服之余问她姐:“那你开养猪场还有钱吗?”
钱雨半点不在意:“我再去找银行贷款嘛,又不费事。”
这次贷款算是让她看明白了,银行的借款针对农户的利息很低,而且借款期限也给的高,一般都是一年以上。
她粉条厂贷了八千,等到这个月过去粉条厂的盈利都不会低于两万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