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 / 2)
因为鱼不能久放,收购站几乎是等鱼一装好,就让人开着车走了。
车一走,李佑喜让人又撒了几网。不过这会可没有多少鱼了,而且个头也小了不少。等到后面的时候,一连撒了两三网都只能捞上几条巴掌大的鱼时,李佑喜就让人停了下来。
然后拿着手里的喇叭,通知了一下村民们,下午摘完黄花记得去他那里领鱼。这才让人把东西收一收,驾着牛车回去了。
几乎是他前脚一走,后脚村民们就背着背篓,拿着篮子,鞋一脱,争先恐后的下坝了
。
每年的惯例,只要大队书记一走,坝里其他的东西就随便村民们自己弄了。谁弄到的就算是谁的,所以村民们才会这么的兴奋。
等到李志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脱了鞋子下到坝里去了。有那速度快的,这会已经弯腰开始忙活了起来了。
他楞了一会,才跟着下去。
幸亏这个季节是夏天,坝里的水温虽然比较低,但还不至于让人感觉到寒冷。相反,踩在脚下的淤泥软软的,凉凉的,还挺舒服的。
李志军一直跟在谢兰香身后,她去哪,他也跟着到哪。
谢兰香显然不是第一次下坝了,显得很有经验,直奔坝里水笋丛那边去。一扒开一层水藻,底下一大片的田螺,个头也比别的地方要大的多。
没一会儿,背篓里面已经捡上了一层田螺了。
李志军第一回 干这个,感觉特别的新鲜。尤其是这坝里的田螺又特别的多,一找就能找到一大片,他是越干越带劲了。
有的时候还能在水藻里面翻出不少大拇指大的小鱼仔。李志军看谢兰香将这些鱼仔和着田螺一起放到背篓里面,他也有样学样的去做了。
李红利则早带着弟弟妹妹去了另一边捡去了。
这一次大坝放水捞鱼,除了走不动的老人家,村里其他的村民们几乎都来了。整个大坝里面这会挤满了人,有的一边捡,一边和熟悉的人聊天。
李志刚家这会人也全来了,除了李春喜和谢桂花。
没办法,谢桂花伤了腰,不好动。李春喜则是在家里照顾她,以防有个万一。
李红旗和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