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7页(1 / 2)

加入书签

没过多久京郊远处便建立了玻璃作坊,玻璃这东西虽然在清朝已经存在了,但是因为内务府技术不行的原因,不说透明度了,里面总是夹杂着气泡和杂质,最多用来制作些小件的东西。

不过如今工部这边,在林子真照不宣科的指导下,有经验的师傅试验了几次,便把平板玻璃弄了出来,不管透明度,还是质量都是杠杠的,看了成品,林子真一点都没有耽误,忙让人先生产一批出来,去宫里溜达了一圈,康熙帝常住的养心殿,还有皇太后的寿康宫便开始动工了。

紧接着便是四爷府也按上了明亮整洁的玻璃窗户,阳光透过透明的玻璃,照了一室温馨,去过养心殿的大臣们见了也心动,做到能有资格时常进入养心殿和皇上商量政务的,一个个年纪都摆在那里,三十多岁的都算年轻的了,其他年纪只会更大,年纪大了,眼睛也开始不行了,晚上还可以点灯,但是白天屋子里透光不好,看东西更费力了。

这下都不用费力宣传,一个个大臣都跑来询问,一听价钱也不算昂贵,便纷纷下单,一时间订单都从年前排到年后了,琉璃作坊那边工匠忙都忙不过来。

林子真又急忙新招了一批人,大量开始生产,他可是已经去信给了扬州的岳父家,淮扬一带的大盐商们,那可是又钱又大方,这么好的东向怎么能不介绍给他们,这一家安了,下一家不安,那怎么能行呀。

这样一来,有多了一个庞大又有潜力的市场。

除了平板玻璃外,他还围绕了一系列的玻璃产品,玻璃屏风,玻璃饰品,玻璃球,还有各种形状的镜子,随身携带的小圆镜,半人高的穿衣镜。

同时,开始让人研究眼镜,凸凹透镜的原理其实并不是很难,而且大清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眼镜的雏形,明朝的时候便有人著有《镜史》,里面已经有详细的制作眼镜的方法和验光技术了。同时,西洋那边也为康熙帝进献了单镜,不过数量少的可怜。

想到大清不少读书人都有近视的问题,这么庞大的市场,林子真那里能放弃,这不很块京郊又多了一个眼镜作坊,虽然一开始效率不高,但是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清的官员,价钱高些也有不少人购买,也能小赚一笔。

反正为了赚钱,林子真是不断开动大脑,平板玻璃的出现,让林子真同时也让的看到了大清家居市场的空缺,于是陆续出现的烧陶管,马桶蹲厕,以及地板.....

带领着工部每天上到官吏下到工匠,都一副打了鸡血的模样,势要把荷包里有点钱的人都给榨干了,当然自己家的钱要赚,外面的人的钱那就更要赚了,林子真已经打算在丰富下自己这边的产品种类,到时候和九爷他们连上线,把东西卖到海外去。

四爷看着林子真一天天的这么能折腾,那里像他说的忙都忙不过来,正好一晃眼,正好京城已经开始进入雨季,有时候雨下的又大又急,堆积在路面,混杂着果皮蔬菜,甚至还有倒灌上来的粪水,脏乱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