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页(2 / 2)

加入书签

四品以上的官员一致反对,这场复立太子的大戏也唱不下去了。太子的棺椁可还停在景阳宫呢!虽说如今是冬天,尸体比夏天好存放,可也不能拖得太久啊!眼见七天道场都做完了,群臣还不松口,皇帝无奈退了一步,封二皇子为义忠亲王,以亲王礼下葬。

一个谋反失败自刎的皇子,下葬时封号是“义忠”,也是够讽刺的了。可老皇帝非要这么封,群臣也不好再反对。所以说,“天窗效应”还是有道理的。之前老皇帝要复立太子,对群臣来说是要掀屋顶了,现在不过给儿子选个好听的封号,群臣已经麻木了,行吧,你是皇上,你说你儿子“义忠”两样都占全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而二皇子的妻妾儿女这会儿都没心思想这个封号是不是讽刺了,因为亲王爵是可以降等承袭的啊!虽然二皇子是谋反死的,袭爵的时候肯定要降等成郡王,内务府那些人精子一般的太监在收拾郡王府的时候也不会有别的郡王府那么用心,但也出宫了呀!比他们现在一家子都待在景阳宫强多了。

二皇子妃没有亲生儿子,因为这一个爵位,反倒在府里提前享受了一把老封君的待遇:作为嫡母,在爵位的继承上,二皇子妃也是说得上话的。况且二皇子妃是作为未来的国母嫁到司徒家来的,原本的家世很不错。不过因为废太子,二皇子妃的娘家也受了不少牵连,现在事情基本过去了,二皇子妃也能松一口气了。

这件事对云苓最直接的影响,是她又买不着新鲜的游记了。京城的十一月正是景致萧瑟的时候,盆景也修不出来个什么样子;二皇子虽然没复立成太子,但好歹也是兄长,丧事期间,司徒晖和杨佩珊都是要每天进宫的,云苓也不好在这时候大吃大喝,天天跟厨房点菜。总之,日子过得明显无聊了起来。

不过这种无聊并没有持续太久,云苓就开始嫌弃她的生活过于热闹了。起因是二皇子的丧事过后,老皇帝的耳鸣之症又犯了,这次还连带着有头疼的症状,疼起来就跟用斧头从中间劈开了似的。老皇帝是在上朝的时候突然晕过去的,司徒晖作为亲儿子,当然要入宫侍疾。

本来这次侍疾应该不用杨佩珊的,可如今皇上昏迷,后宫中主持事务的都是皇后,五皇子虽然在皇后跟前养过一阵子,但毕竟不是皇后亲生,不好太长时间地和皇后待在一起。于是杨佩珊就也被司徒晖拉走了。

正妃不在,按照常理,府中事务应该交给侧妃的。但想起上次叛军围府时崔侧妃的表现,司徒晖和杨佩珊都心照不宣地把崔侧妃排除在管家人选里面了。虽然,司徒晖也能理解崔侧妃大概是担心这一根独苗再有什么闪失,才会在哪个时候又是想出正院儿、又是和云苓拌嘴的,但如今府中正是不能行差踏错的时候,有一个能拎得清的管家之人就相当重要。于是,当杨佩珊提出她不在家的这段时间,管家之事由云苓总领的时候,司徒晖也没说什么,很快就同意了杨佩珊的这个提议。

要说这件事里最不满意的应该是崔侧妃了。虽然四哥儿身体弱得她恨不得每天扑在照顾孩子身上,但选管家人选时先来找她,她推辞了,和如今这种直接绕过她把管家权给别人了完全是两种态度。最近,芳华院的人出门都感觉别的院儿的下人在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他们当然不敢把这些事情告诉崔侧妃,只是难免,芳华院的气氛抑郁了几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