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页(2 / 2)

加入书签

太后病了一场,到底伤了元气,接连三五天都没下来床。皇帝好像时隔多年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个亲妈,每天下了朝就往慈宁宫报道,亲尝汤药什么的都是常事,光看行动来讲,是誓要向二十四孝看齐了。

太后也配合,皇帝给的孝顺她就受着,皇帝不给她也不会要求什么。这样一来,反倒激起了皇帝更多的愧疚,珍宝补品像流水一样地搬往慈宁宫。虽然以往宫人们也没人敢慢待太后,但嫔妃们就未必了,尤其主管宫务的甄贵妃领头不搭理太后,嫔妃们惯会看人脸色的,自然对太后也热络不到哪里去。

现在皇帝不知道抽了哪门子风,对太后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可不把这些紧跟甄贵妃脚步的嫔妃们闪到空里去了么?这几天宫里的瓷器折损得都比以前快了。

庄妃倒是不慌不忙。之前甄贵妃对太后不敬,去慈宁宫请安也是马马虎虎,称病不去是常事。那时庄妃就觉得她太张扬了,不过两人平时井水不犯河水,后来出了三公主的事,她就更没有必要把这些话和敌人说了。细数皇帝后宫这些嫔妃,能从头到尾对太后保持恭敬的高位嫔妃,还真是没人能和她打上两回合。

当然,即便论以往的表现没人能和她比,庄妃也依旧是谨慎的。太后病着的这些天,她每日礼佛的时间已经由原先的一刻钟升级成两刻钟。

想起前两天陪五皇子妃烧经书时跪得久了,那来自地底的凉意顺着膝盖爬上来的感觉,云苓决定捣鼓一个发热型蒲团。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后世的过冬神器电暖宝、小太阳听起来是功能齐全,可庄妃作为统治阶级,冬天拥有的“神器”绝对不少。晚上睡觉时的汤婆子就不说了,单说白天,长春宫库房里精致小巧的手炉脚炉都够堆满一个多宝阁的。

前面说了,长春宫的小佛堂是今年新建的,以往的冬天庄妃没有礼佛的习惯,长春宫里自然就没准备厚些的蒲团。这发热的蒲团,要是她不能抓紧做好,保证不超过一周就会有人跳出来为庄妃分忧了。

云苓的做法很简单,她先是找内务府的人订制了一批龙眼大小的铜球,内务府当然不可能给她几个光溜溜的实心小球,而是按照传统,上刻诸如八宝花、如意等各种吉祥花纹。等内务府铸小球的这几天里,云苓重新做好了几个蒲团,在距离蒲团中心四分之三半径处开了两个直径不超过五厘米的小口,两个小口分别开在两边,隔着圆心相对。

这样,等到庄妃礼佛的时候,她只要提前把铜球提前烧热,用钳子装到小号荷包里后塞进蒲团,然后把蒲团调好角度,庄妃就既能享受热热的蒲团又不会硌到啦。

云苓的针线活在这个时代来讲真的很一般,好在做蒲团这种事,好手艺有好手艺的做法,针线活一般又有一般的做法。即使是只追求针脚平整,这个蒲团还是让云苓忙了三天。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