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1 / 2)

加入书签

大片沙漠寒山。东南又有海洋,海洋之外依然有数个岛国贸易往来。

  因乌鞑这一年中调动频繁,所以沈长溪特地把主力部队往朗洲调集。朗洲物资并不丰盈,需要从平阳筹集军备,来来回回这样折腾半年之久,乌鞑也依旧毫无动静。

  沈长溪在跟徐清风商议稳妥,上报朝廷并收到隆庆帝八百里加急圣旨之后,才陆续在年根下撤走三万步兵,留下两万步兵以及两万骑兵依旧留在朗洲驻守。

  然而就在撤走主力步兵不过三日之后,乌鞑却突然动了。

  在登上城楼看到烽火连城的一瞬间,沈长溪的脸色仿佛能滴出墨来。

  乌鞑这一次出动所有五万骑兵,一路从三个方向进攻朗洲,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沈长溪一边派出八百里加急往上京发军报,一边在平阳和川西两处调集步兵。

  他挂帅十年,虽无开疆扩土之壮举,也是大越举国皆知的大将军大元帅。

  可这一次,他却没有守住朗洲。

  仅仅半月之后,朗洲沦陷。

  沈长溪跟士兵一起浴血奋战,被乌鞑大帅戊岑一箭射穿心脉,当场身亡。

  为国捐躯之时,他年仅三十九岁。

  乌鞑的五万骑兵如一把锋利的九连弩,又快又狠直攻而入,大越并不以骑兵见长,纵然步兵人数众多,也实在难以抵抗胡马坚硬如山的铁蹄。

  隆庆四十二年冬,大将军沈长溪以身殉国,山河崩乱。

  当八百里加急军报日日不停传来,隆庆帝脸色越发难堪,那些平日里能舌灿如莲的文臣们此刻仿佛哑了,在圣上一声叠一声询问里沉默无言,实在不知如何应对。

  太平盛世过了百年,他们已经忘记何为战乱。

  就在朝堂乱成一团之时,最新的一封军报在早朝时呈入。

  上京世家沈氏嫡子,隆庆帝元后显庆皇后沈婉堂弟、淑妃沈婷亲弟,大越闻名遐迩的大将军大元帅沈长溪战死沙场。

  知府徐清风为保护百姓被乌鞑俘虏,至今生死不知。

  乌鞑五万大军直接接管了朗洲守备司,控制住了这个人口数十万的边境大城。

  朗洲,沦陷了。

  隆庆帝在听完最后一句之后便脑中一空,他一口气没喘上来,仰头倒在龙椅上不省人事。

  索性当时五位阁老都上了朝,这才没有乱成一锅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