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7页(2 / 2)

加入书签

“只要下面官员看出皇帝对舅舅这折子不满,便自会替皇帝想到借口,不论是什么南戎北戎内乱……不敢调挑衅我晋国!又或是惧怕晋国同大燕一同攻打南戎,这些大多应当都是朝臣揣摩着皇帝的意思,给皇帝找的借口。甚至不会将舅舅后面的折子呈到御前。”

董清岳的折子如白卿言所说,第一次递上去,高德茂见皇帝粗略扫过一眼便丢在一旁,且没有做批示,便示意了下去,后来董清岳的折子就再也没有到过皇帝的御案前。

再后来,还是皇帝让太子开始处理奏折,吕相这才不动声色偷偷摸摸又将折子送到了太子面前,指望着太子能出这个头,好好劝一劝皇帝。

好嘛,谁知道太子和官员一商量,给董清岳了这么一个回复。

董长澜眉头紧皱,点了点头很是赞同:“父亲已经派出了探子去探南戎动向,若是南戎真有动静,立时来报。”

“舅舅还是要早做打算,就算是不为旁的,就算是为了登州城的百姓,也该在秋收之后,便疏散百姓,以免戎狄来袭无辜百姓丧命。”

第530章 置身事外

白卿言想了想,也没有瞒着董清岳,直言相告:“舅舅,想必长澜应当已经告诉你,我朔阳练兵另有所图之事。”

董清岳看着外甥女暗藏锋芒的幽邃黑眸,点了点头。

只听她不紧不慢道:“不知道舅舅有没有听说,大都城九曲巷王家的案子?”

董清岳颔首,略调整了坐姿:“略有耳闻,听说此案民间议论纷纷,都说那王乡绅所犯之罪不至于一家子都走上绝路,为何会在狱中全家畏罪自尽。”

白卿言望着董清岳开口道:“皇室昏聩,梁王为满足皇帝为求长生不老丹药之愿,以孩童性命炼制丹药,为了包庇梁王,皇帝将王乡绅一家悉数了结在狱中,又将梁王府孩童的尸首送进王府,哪怕如此简单粗暴处理会让此案有种种不合理,可皇帝还是做了!且此案还是以摧枯拉朽之势结案,舅舅……这样的皇室,这样的朝廷,气数尽了。”

董清岳瞳仁一颤,脊背挺直看着白卿言没,眼底带着几分不赞同:“可太子似乎还是……”

“舅舅,太子是一样的!”白卿言定定望着董清岳,“当年皇帝未登基之前,何尝不是如今太子这般模样,登基之后有祖父在,皇帝还算压得住本性,如今祖父不在了,皇帝本性便逐渐显露,刚愎自用,满腹猜忌,胸无为君者的气魄和格局,不思开彊拓土,强民富国,只安于眼前,贪图享乐,视百姓为草芥。如今朝中上行下效,朝臣各个奴颜媚上,弄权逐利,朝中再不见峥嵘之象,这样的朝廷……已经从骨子里烂了,内瓤发腐……焉能不亡?”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