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2 / 2)

加入书签

  “那是因为我害怕你会养成这样的偏见啊!”

  石彪虽是实权将领,又是军中第一名将石亨的侄子,但对于他们来说毕竟是外人,谈论了两句就抛开了,话题又转到了学业上面。

  与沂王同班的那些学生,大多过了童子试,正式成为科考预备役的一员。以后的学习自然便要有所偏重,从一开始的熟读经典,到了现在开始正式解经,接触八股。但沂王的身份不必从科举上博前程,如今便每天上午和同学一起听老师解经,下午同学们学八股时则由刘俨带在身边讲史。

  万贞对史学研究有限,只能每天让沂王对她复述刘俨讲了什么东西,从中询问她不懂的地方,以此来激励沂王深入学习。

  也幸亏好为人师算是人类的一种通病,沂王也不能免俗。加上想想自己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贞儿,竟也有不懂的地方,要靠他来讲解教授,这股学史的劲头,竟是极大,每天给万贞讲课,也讲得眉飞色舞。

  一行人说说笑笑回到王府,万贞先下车站住了,才转身来扶沂王下车。

  她照顾沂王已经养成了反射式的习惯,沂王平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却突然不愿意再被她牵着手带来带去了,摆了摆手,一撩袍摆就从上面跳了下来。

  周贵妃带着幼子见泽过来,见儿子从车上跳下来,吓了一跳,连忙问:“濬儿,你没事罢?”

  沂王笑嘻嘻的说:“我没事!母妃,刘先生说我们年岁已经张开,可以开始学御、射两科了。我们班里好多同学家时没有马的,也没处练习,这两科我在班上一定可以夺魁!”

  周贵妃又好笑又好气,喝斥:“再怎么学御、射,你也不能这么跳来跳去的呀!你可是堂堂……王爷,怎能这么不庄重?”

  周贵妃因为听到了复储的风声,特别希望儿子能表现得端重沉稳,令文武百官崇敬,这段时间一有空就对着沂王念叨。

  沂王随着刘俨学史,心知复储这种事,是群臣与景泰帝之间的角量。以他的年纪,根本插不到其中去,大家看重的是他的身份,只要性情不顽劣就可以了。认真说来,如果他这么小一点,就急着去群臣面前表露什么端重沉稳,图谋储位,那才叫人觉得心思不正。

  因此周贵妃训话,沂王心思却早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