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1 / 2)
白野望来去匆匆,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待裴琳芝将他送到门口又回来时,眼中含泪,似是哭过。
李玄玄拉过她的手,“我以为你会开心。”
裴琳芝泪留了下来,苦笑一声,“他并不擅长读书,即便明算科他中了榜,我父亲也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他连我家的大门都进不去。”
此前,白野望曾去裴祭酒的府上提亲过数次,都被赶了回来。他们二人的父亲政见不合,裴家和白家世代都是两个阵营,从不通婚。裴家眼下是太子一党,白家站的是十皇子一党。十皇子可同太子分庭抗礼,不是党争还能是什么。斗到最后,一方得天下,一方尸骨难安,自古如此。
虽白野望是庶子,并不得白誊的喜爱,早早搬离白府独自过活,可门第之别,仍是两人他不过去的一道坎。
李玄玄拍了拍她后背,“若两人都是真心,你愿等他,他也候你,总有破镜重圆的一日。”
*
腊月的冬令假,足足有十五日。
国子监学生也放假,因国子监祭酒是裴琳芝的父亲,他嘴上对这个离家求道的女儿大不满意,可心里仍是惦念着,便时常托人来碧树凉秋书院看看她,一来二去的,碧树凉秋书院在监生之间颇有名气。赶上冬令假,来了一波十余人的监生讨论课业。
那日在碧树堂里辩经论典时,李玄玄恰好在晒太阳,便听了一阵。道场的监生各选一个经典中的策论,大家一起讲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老生常谈的那些观点,比如《孙子兵法》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比如《老子》里的“原典大道废,有仁义”,比如《道德经》里的“何谓之玄”……
十多个监生各抒己见,有趣的很,当时最让李玄玄记忆尤深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叫做邹齐路的监生,岭南人士,不过三十多岁,竟鬓发生雪,斑白不少,在一众年轻的监生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听闻他进士落第,十年不中,可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满满自信,掩盖不住,他对“不战而屈人之兵”进行了非常宏大的展论,根据当时大唐与吐蕃、突厥之间的战乱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他慷慨激昂侃侃而谈的样子,如身后生出了许多光芒,似终有一日,长安城里提名的金榜之上会有他的名字,他说的不是策论,是他对长安城的期许和梦想。
还有一人唤作莫陆离,据说他是上一年的进士一甲状元,及第时不过才一十七岁,因他也曾就读于国子监,此次陪这些监生出来转转。
是以他不必再论时政和热选的题目,只由着自己喜欢便好。他选的策论很是有趣,是出自《列子·汤问》的一个故事,故事里扁鹊为两个人灌下药酒,剖胸取心,换了二人的心。
本是讨论“易心移性”的问题,有位监生打趣的质疑道:“敢问扁鹊灌的是什么药酒?怎能让人不至于血流尽而亡,亦或是疼死?换心之举?无稽之谈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