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页(2 / 2)

加入书签

因此一言,身为皇族旁系一员,掌管皇族器造司的夏侯琅,竟被施以炮烙之刑,死后斩去四肢,分别丢弃于数百里之外!

那根用于炮烙之刑的柱子,便是其穷尽一生所学,亲自设计铸造的:契约鼎。

然而,世人万万没有想到,如此神圣的上古阵图,竟然会被改成史上最凶残的刑具。

一代锻造宗师夏侯琅,真的是死不瞑目啊!

绘本就此结束,然而在尾页上,标注着这样一段话:

正所谓——

天道有轮回,良心莫可违。

凡是有因果,苍天饶过谁?

有可能遇上那么一个人,他干一件忒缺德事儿,欸?没事儿!

不是说,天道有轮回吗?轮回呢?

你可别着急,哪有那么多现世报!

那些没遭现世报的,大多因为人家祖上有余荫庇佑,而不是他运气好!

若是懂得适可而止,倒也算是孺子可教,若是继续不知悔改,且看他余荫消耗完毕后,定会身败名裂,万般凄惨。

这也是人族为何世世代代传下来:要行善积德,阳善,为自己营造人脉,积德,为后辈存下余荫。

姒卿妩看完这厚厚的画本子,手心里满是汗,她缓缓合上了扉页,重新放回了那锦布中……

将画本子递给了风飏,深深地看了一眼那说书人,道:“还给他吧!”

第121章 风飏发飙语伤人

那说书人战战兢兢地接过风飏递过去的画本子,实则,应该说是一部缺页短篇,不太完整的传记。

不知道是谁,当初撰写的,前半部分内容,与冥古契上记载的基本吻合,中间断层了些许部分。

尾端,关于南夏国末代君主的记载,更是尤其混乱,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

姒卿妩不明白,这样一本传记,为何会有两个人以上撰写;还流落民间,成为孤本,又恰好落在一个靠说书谋生的人手里?

所以,当她看那说书人时,眼神中多了几分探究与怀疑。

那说书人见状,以为是这小少年,对这孤本产生了据为己有的想法,拿着锦布包连连推诿,想要塞回风飏的手里,说道:

“恩公,人说:斯人无罪,怀璧其罪,若是这画本子只会给在下招来杀身之祸,不如就赠予恩公吧!”

“在下虽极爱这当世孤品,也只知晓,必得是有实力之人才能得以周全,在下这等市井小民,能平安活着,就已是万幸了。”

他言辞恳切,倒也说得句句在理,可姒卿妩却并不想要这所谓的孤本,因为她早已把这些内容记载了脑子里,一字一句皆不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