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页(2 / 2)

加入书签

安若妍看完,眼中已泛起泪意:“本以为那姓沈的是好意救我安家于水火,原来一开始就是他提的毒计!”

幕僚一看事情成了,心中大喜,忙道:“事态紧急,安姑娘当尽快告知令尊大人才是。”

安若妍眼眶含泪道:“先生所言甚是。”

又递了银票过去以做答谢,幕僚想着带大皇子回汴京一路上少不得使银钱的地方,佯装推拒后便收下了,“安姑娘盛情难却,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安若妍依旧满脸感激:“先生哪里话。”

又唤来一名小厮:“你带我送送先生。”

小厮生得高壮,瞧着是个练家子,幕僚并未多疑,跟着小厮走出房门后,没多久外边就传来一声惨叫。

片刻后,小厮进屋复命,脸上还沾着几滴血沫子:“小姐,人已经解决了。”

安若妍慢条斯理“嗯”了一声,跟方才温婉乖巧的样子判若两人,拿起大皇子的那封信直接在烛台上烧了。

小厮瞳仁微动,问:“小姐不打算将此事告知夫人么?”

烛火映在安若妍眼中,似野火卷草而燃:“不必,安、陈两家的崛起全在此举了,这时候同沈家决裂,又得元气大伤一次。前楚太子和淮阳王那边的势力都已趋于稳定,咱们这时候过去依附,分到的只剩残羹。先助沈家夺位,日后再将沈家取而代之便是。”

小厮问:“那要不要将大皇子逃一事告诉沈世子?”

安若妍冷笑:“你是要我告诉沈彦之,我安家已知晓他当初设计我父亲的事?”

这不是明摆着让沈彦之设防安家么?

小厮甩了自己一个耳光:“是钺奴愚钝。”

……

秦筝在徐州的这些日子,为了弄清楚承稷为何会那般笃定短时间内会有大量商贾来徐州,去徐州府把历年来有关徐州征税的卷宗和在商农业上颁布的法令文书全找了出来,慢慢研究。

历来宏观上的经济起伏都跟相应的政治法令有关,直觉告诉她,从这些枯燥的数据和律令里能找到答案。

楚承稷见她一头扎进书海里就不再起来,直接把修缮《工律》的活儿一并交给了她。

这个时代的《工律》,包含了工匠的种类、管理、服役、征税、户籍等,繁琐冗杂,却又是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完善了《工律》,对工匠的管理就可以系统化,军队在前线开阔版图,后方的农业和手工制造业得生产运作起来,才能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供给军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