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分卷阅读318(2 / 2)

加入书签

  昨天的两枪100米、一枪200米,其中100米的决赛爱德华兹还跑到了10秒81,这么极限的消耗,短短一天根本恢复不过来,陈焕之有消除疲劳,她可没有。

  所以在保持了相对优势的百来米后,进入直道时爱德华兹的优势已经非常微小,基本和陈焕之并驾齐驱了。而在直道的最后冲刺阶段,又是同样的体力不支速度放慢,陈焕之是靠着最后又硬冲了一步才赢得了胜利。

  虽然现在躺在床上要睡了,但陈焕之的脑内小剧场依然在一遍遍放着比赛的情景,尤其是弯道上的那部分。按照学院派曼利的标准,爱德华兹一定在身体节奏感最好的那一拨里——她在弯道上前80米的速度看起来几乎与她百米跑的前80米一样。

  自从曼利说了她缺乏节奏感,陈焕之就一直在想这个节奏感究竟是个什么鬼,别看她当时在课堂上云淡风轻、到了刘鑫源面前也放个大话就走,其实她暗地里不知道Google了多少回,什么强弱切分音处理之类的音乐理论灌了一脑袋,但即使是音乐中所指的节奏感,虽然有天生好与不好之分,但后天同样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除了生理层面有缺陷、大脑皮层或者神经基础有问题那种。

  而曼利所指的身体方面的节奏感,陈焕之猜测他说的是一般被称为节律的那种东西,在进行一些重复性动作的时候被激活,而人类天生的神经基础能够产生和感知节律,通过动作的不断练习,相关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会得到强化,久而久之,这种强化就会形成“肌肉记忆”①。

  曼利给她制定的训练计划就是基于这个理论。

  虽然被说是作用有限,但这段时间练下来,别的不说,陈焕之现在最少能看出来别人和她的不同了。别人——尤其是以弯道好而著称的人,她们跑得更加自然、更加……顺滑,陈焕之也不知道能不能用这个词形容,但确实,跟别人比起来,她在着地的瞬间用力过度了,可是要让她不用力过度地跑,她却又做不到——最少现在做不到。

  重复练习、肌肉记忆。陈焕之咀嚼着这两个词,渐渐睡着了。

  两个月后,IMG的校内赛上,陈焕之在一群学生们的围观下,再次跑进了10秒50以内,以10秒49的成绩战胜了这群高中和大学女生们。

  刘鑫源自从陈焕之破了世界纪录就一点都不焦躁了,此时见状简直哭笑不得,“就个玩的比赛,你这么认真干什么,一会儿还跑200和4X100呢,你还上不上了。”

  “大顺风而已。再说钉鞋都穿上了,好好跑呗。”

  陈焕之拎着自己的钉鞋,光脚站在草坪上欣赏其他人的比赛,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