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组。但女子200米要到10号才开始预赛,4X100因为参赛人数过少,直接在12号——也就是田径队比赛的最后一天下午进行决赛,所以现在的韩英、元绘云做过了场地适应训练后,就都处于无赛一身轻的状态。

  本来女子比赛就天然地比男子同项目比赛缺少注意力,第一小组在业内人士的分析中,因为同时有弗罗拉陈焕之两个冠军争夺者而被列为最强一组,但在观众看来,没有卡塔尔选手、也没什么知名选手的这一组实在是乏善可陈。

  至于电视转播,同一时间的阿斯拜尔体育中心正在举行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恐怕只有在比赛休息间隙才会插播两句女子100米预赛的结果。

  随着现场解说的声音,陈焕之向四周挥了挥手,只得到了仅仅基于礼貌的掌声,这也不错了,毕竟当地华人都去看羽毛球了。

  这是陈焕之训练后的第一次正式比赛,虽然从观众到媒体都不在意,但她可不打算敷衍自己。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她不光是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各项属性,还把中级冲刺从74提升到了80级,技能持续时间从6.4秒提升到了7秒整,增加爆发也提到了28。

  而快速反应也用了一个技能点从初级升到了高级,能提高敏捷和灵活各15点,持续时间依旧是2秒钟,但她觉得这一项对于自己的成绩提升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而且在留下100万作为疗伤备用的基础上也没经验值了,就让等级一直保持在50没有动。

  随着发令枪响起,开启了中级快速反应的陈焕之第一个冲了出去,她在敏捷和灵活的加持下,加速的同时飞快地调整着自己的重心,在开头20米内就达到了自身最大速度的90%并进入了正常姿态的途中跑。

  看台上的徐指导盯着陈焕之,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她会晋级,这点毫无疑问,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她这个节奏……怎么说呢,和中外所有的短跑高手都不太一样,而且她自己也时常变化。

  一般国内推崇的跑法是超快步频搭配上相对较小的步幅,这一点陈焕之也没什么不一样。但是同时大家都认为加速跑阶段越长越好,加速跑重心前倾的前期,只要能保持住步伐和身体稳定,那么这个重心前倾无疑是更有利于加速的,这个阶段也是越长越好。

  但陈焕之不是,她一直在试图尽量快地提高重心,让整个身体回到途中跑的正常姿态上,这毫无疑问会损伤她的加速度。

  比如这次,起跑的时候陈焕之起跑反应时间0.147秒,这个时间已经跻身顶级行列,冲在所有选手的前面,但到了三十米处她已经被第四道的弗罗拉和第五道的哈尔吉尔超过了。

  但徐指导也不担心,他在队内训练时无数次看过陈焕之跑步,他知道陈焕之到了后程就会高速爆发,然后一路超越,取得不可思议的好成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