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页(2 / 2)

加入书签

对于这些老实本分的农人们,谁让他们吃饱饭、住暖房,他们就拥护谁。

若是封疆大吏或是征虏大将军不幸仙逝,关外人肯定一起穿孝服哭丧。

但老皇帝驾崩了,对于关外人来说,都没有隔壁张大爷去世让人悲伤。

像是莲花山村的这帮村民们,根本就不关心谁当皇帝,他们只关心今年到底啥时候才能把棉花种上。

他们甚至都不关心朝廷为啥让他们种棉花,他们只关心棉花的产量好不好,能不能多卖钱。

而极力说服自家相公推广棉花种植的将军夫人,此时正坐在窗边,思念着远在边疆的夫君。

关外天冷,其实并不适合种植棉花,这也是教种棉花的官爷迟迟不来的原因,莲花山村得到四月下旬,天气才能热到种棉花。

将军夫人宁愿少产粮,也要种棉花,其实是在下一步大琪。

中原一直与北方的贼寇互市贸易。贼寇以游牧为生,他们养的牛羊和出产的毛皮,在中原大受欢迎。

双方互有所需,导致边境贸易往来频繁,即使朝廷明令禁止,暴利的诱惑下也会有无数商人铤而走险。

所以并不出产铁器和盐的贼寇们,手中始终有趁手的兵器,锅中的奶茶总是咸香可口。

两边频繁的贸易,让贼寇们可以长期存续并逐渐发展壮大。

这帮怀揣狼子野心的贼寇们一旦壮大起来,就会侵扰周边的农人,烧杀抢掠,无所不干。

将军夫人大力推广棉花种植,是为了让棉花代替皮毛,降低中原对皮毛的需求,这样就能打破均衡的互市需求,让贼寇们赚不到钱,减少他们的人口,不让他们壮大。

但是将军夫人只能掌控关外这一片地方,关外适合种棉花的地方还不到三分之一,要想满足整个中原的需求,还需要很多年。

不过,无论是修运河,还是推广棉花,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能干成这两件大事的人,注定会名垂青史。

作者有话要说:

第91章 .种棉花 ·

四月中旬, 教农人种棉花的农官才来到了莲花山村。

穿着一身长衫的农官领着两个小厮模样的小伙,直接住进了村长李富贵家。

因为要避嫌,周氏不得不回娘家住一阵, 她家的老四刚满周岁, 暂时离不开娘亲, 周氏只得抱着孩子回娘家。

大胖因为担负着放猪的重任, 没法离开村子,所以就带着妹妹胖丫和弟弟小胖一起, 住进了表叔赵晟家。

村里人本就敬畏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再加上沈曲又是官爷,这让村里人对他望而生畏,很少有人敢去他跟前搭话。

不过沈曲倒是个很随和的人, 只在进村时穿着长衫,等到第二天教村民们种地时, 立马就把衣服换成了一身短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