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2 / 2)

加入书签

  谢君淮还是头一次听到她这样跟自己说话,只感觉她那声音听起来甜丝丝的,让他浑身都酥了,刚才那一股子酸气儿消失的无影无踪,他神色缓了缓,嘴角微不可见的一扬,将她柔若无骨的小手握住,哪里还舍得再责她,胸中酝酿了一股子柔软,低声道“知道便好”

  一晃到了八月,京都已经入秋了,院子里草木零落,秋风习习,北雁南飞,一场秋雨下来,天气便凉快了许多,夏日的轻薄罗衫已经不能御寒了,楚璎也换上了长裙褙子,这日,她刚看完府上的账本,将上一季庄子内收的租税和粮食核算了一遍,从头到尾,都没有半个错处,她倒是十分高兴,这府上的下人,做事也越发规矩起来。

  南疆战场长传来的捷报全部记在谢君河的家书里,一封是给沈随心,一封是给他的兄嫂的,谢君淮白日在衙门里,楚璎便替他将书信给打开了。

  谢君河不善文章,写书信也是寥寥数语,主要是说他在南疆一切平安,让兄长不要挂念他,并说南疆之战十分顺利,已经在那些一百多个苗寨面前揭穿了辽国的阴谋,苗寨最终还是选择归顺宋国,战事不久就要结束了,立冬后就可以班师回朝。

  若是宋国与苗寨那些擅长使毒使蛊的苗人硬拼,自然是不可能这么顺利,好在,谢君淮早就在皇帝面前举荐朝中官员去苗寨游说,最终破了辽国的离间计,减少了宋国士兵与苗人的正面冲突,最终让苗寨的苗人心甘情愿的归顺。

  楚璎看了之后,自然替谢君河感到高兴,他在战场上立功,回来之后,皇上自然会嘉奖他,到时候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个步军司副指挥使了,只可惜…他心里头惦念的那个女子,却要辜负他了。

  没过多久,闲王赵邕要迎娶归仁侯亲妹做侧妃的事情便在京都传开了,婚期便定在九月下旬。

  听说除了娶徐疏影之外,他还娶了霍家二房庶出的三女儿,闲王娶正妃都是要通过天子册封的,可侧妃却没有严格要求,他想娶谁都可以自己做决定,徐家只是个破落户,霍家庶出的女儿,也不受重视,对赵邕并无任何益助,因此天子也没往心上放。

  楚璎对此并没有太多震撼感,只觉得徐疏影嫁给赵邕并不是个好的选择,既然她答应过谢君河,若是徐疏影成亲,便将白玉簪子送给她作为贺礼,她自然要实现自己的承诺。

  徐家她是不便再登门的,便写了一封书信让红泪送去徐家,亲手交给徐疏影。

  她约她三日后,在太白楼见面。

  徐疏影拿到那封书信之后,看了一眼,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她不知道楚璎为何要见她,她凝神想了想,也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又改变了主意,答应下来。

  红泪告诉楚璎,徐疏影答应赴约,楚璎倒是非常意外,没想到徐疏影还愿意见她一面,三日后,她拿着白玉簪子,去了太白楼。

  太白楼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