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4(2 / 2)
当然,朝中也有其他呼声很高的入阁人选,那就是徐斯临。作为当了二十年大明内阁首辅的徐延的儿子,子承父业似乎也理所当然。
不过对于入阁一事,青辰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关心的,还是山东夏粮报欠一事。
半个月前,赵其然去了山东。得知他走的消息时,青辰才突然想起来,到赵府谢恩的那天,宋越曾说过他要走。只是那日情绪起伏太大,她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如今想来,却觉得有些凑巧。
山东夏粮报欠的问题,她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了,却是没看出什么名堂来。赵其然此番去山东,显然不是表面上向朝廷交待的那样,去查某个官员。
那宋越让他去山东做什么呢?
还有,徐斯临前些日子正好也去了山东,他与此事又有什么关联,她也很想弄清楚。
……
这日,青辰去了都察院,找到了徐斯临。
徐斯临这阵子好像有些忙碌,她几乎没怎么见到他。
他坐在官署里,原是在写着什么,见到她来了,立刻搁下笔。
“看看这是谁来了。”他站起来,咧着嘴对她笑,迎她进屋。
待青辰坐下后,他假装看了看周身,“今日出门前是不是嬷嬷给我塞了什么招福的灵物,把你送到我这来了……想我了啊?”
只她还没有说话,他就说了一箩筐,看他夸张的模样,她不由笑了笑,“徐斯临,你的高兴也太隆重了。”
他嘿嘿一笑,漏出洁白的牙齿,“换了旁人是不会的。你不一样。”
线条分明的笑脸,眉眼依旧俊朗。
回京后,两次见面,青辰总觉得他比从前要成熟了许多,也从容了许多。以前他的情绪都写在脸上,高兴,不高兴,别扭,生闷气,紧张,让人一眼就看得出他的心情。
现在他褪去了不少冲动稚气,让人觉得他的人也变得柔和了。虽然还是爱开玩笑,但这种半正经的玩笑,并不让人觉得反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的。曾经与他相处时,青辰常会觉得紧张,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做什么。奇怪的是,两年过去,她感觉与他相处轻松多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