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0(2 / 2)

加入书签

  方洵见到青辰弯下的瘦削的身子,忙打圆场道:“诶,韩大人,我知道修堤之事是急事,担子都落你一人肩上了,不过既是其他人有建议,不妨一看啊。”

  “方大人既知道我时间宝贵,便不要劝我,我不想浪费在这些事上面。一个只学四书五经的人,谈何修堤,工部的事不是那些经义能解决的。”

  “我知道你忙,只听一听,总耽误不了多少功夫的……”

  “方大人既是想看想听,那你就自己去看去听好了。不必再劝我。” 方洵话音未落,韩沅疏就已这般抢白。

  果然谁的面子他都不给,连司礼监的公公他都怼过。

  “唉,你这火爆脾气。”方洵无奈地摇摇头,“能跟你共处一室的,怕也就只有我了。”

  青辰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硬是将不该有的流泪冲动忍了回去。

  为了徐斯临,这份提案也必须要让韩沅疏知道。

  她不再理会韩沅疏,而是转向他对面的方洵,“方大人,不知在下可否耽误方大人一点时间,让在下将想法说给方大人听。”

  大家都在一个屋子里,她就不信韩沅疏还能把耳朵堵上!

第52章

  方洵很快明白了她的用意,心道确是个伶俐的人,想必提的建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好,好。正巧我刚回来,对这事还不清楚,听你说说也好。我这茶是刚沏的,还满着呢,你且细细说予我听。”

  他在最后这个‘我’字上还加重了语气,分明就是说给韩沅疏听的。

  韩沅疏低着头不说话,只是嘴角微微扯了扯。

  青辰点点头,道:“谢谢方大人。在下以为……”

  摆在韩沅疏面前的问题,实在很简单,又实在很困难,就两个字,没钱。青辰算过了,那堤坝修起来,三千两远远不够,至少得要六千两。

  朝廷年年向百姓征税,这些钱本该是国库出的。可国库被蛀得千疮百孔,已然是出不起了。要钱,就只能想别的途径。

  青辰把这个问题分做三点阐述,一是除了朝廷谁还能出这笔钱,二是如何让他们乐意出钱,三是如何改进技术,由重“堵”改为重“疏”,把钱都花到刀口上,最大限度地加固堤坝。

  韩沅疏捏着木尺,对着纸上正画着的图这儿比比,那儿比比,浑然一副看起来很专心,两耳不闻他人言的样子。

  实际上,打沈青辰说第一个字开始,他的耳朵就不由自主地竖起来了,且时刻保持着接收状态,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