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8(1 / 2)

加入书签

>  马车行驶了近一个时辰,上了小山丘,在一片竹林间停了下来。

  此处有个小坟,坟上已经长满了青草,一块石碑矗立在坟前,却是空无一字。

  穿着一身白衣的宋越揭帘下了马车,身后驾车的小厮提了篮子跟上,篮子里装着祭拜用的牲肉和酒水。

  他与小厮摆好了祭品后,小厮退到了一旁。

  宋越以衣袖擦了擦墓碑,然后撩袍跪到碑前,磕了三个头。

  土中长眠的人已经死了七年了,是儒学一个重要旁支——心学的创派人,也是宋越的老师。今日是他的忌日。

  作为一个老师,他把他的所知全部传授给了他的弟子们,尤其是他碑前这个最得意的弟子,只三十岁便官至内阁次辅,一言一策都有可能改变大明国貌的弟子。

  磕完头,宋越站了起来,对着墓碑垂目不语。

  晨间的山林空气很清新,远处一点点云朵遮不住散落的霞光,风吹过,将一旁茂密的竹林吹得簌簌作响。

  这是一片紫竹林,他精心呵护的那一小株就是从这里带回去的。

  那日到镇抚司,满身是伤的蒋大人抱住了他的腿,劝他不要再坐视不理的话犹在耳边。“诏狱里面还关了多少好人,那明镜高悬的牌匾下还坐了多少坏人,惶惶乱世,奸臣当道”,他不是不知道。像蒋大人这些人有的急切、焦虑、忍无可忍,他也都有过。

  作为心学的传人,作为许许多多看不惯徐延只手遮天的人中的一个,在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抗衡徐延之前,宋越一直在隐忍。

  他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分昼夜地为国事操劳,与此同时,也在观察和记录着这个朝廷的诡动和徐党的弱点。他需要更多的积累,更多的同伴,需要很耐心地等待此长彼消,需要一个恰当的契机。

  他一直在朝廷里找寻着一个人,那个人要心思纯正,才智过人,具备面对强敌的勇气。他会好好地栽培他,教导他,帮助他在这个仕途上越走越远。他需要一个这样的学生,未来在扳倒徐党这座大山时,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对着老师的墓碑,宋越的心情很是有些复杂。

  “老师,我找到了。”他轻轻道。

  可她……是个女人。

  一个不知怎么混入这乱世朝堂,闯入了他寻觅的视野,甚至是……拨动他心弦的女人。

  他有些,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