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1 / 2)

加入书签

 陈岸年长他们一些,这会也被煽动起了热情,音调都提高了,“说的对。走。”

  沈青辰这下彻底不好再拒绝,只好同去。

  棋盘街在大明门与正阳门之间,地处京城内东、西两地交通要冲,因毗邻五府六部等中央行政机构,相应的酒肆茶楼等应运而生,渐渐地正阳门内外的棋盘街和廊房胡同便形成了十分繁荣的集市,人称“朝前市”。

  今日天色尚早,集市内还热闹非凡。整条街连带折向东西两头的几条胡同皆是熙熙攘攘,人潮如织。一顺整齐的铺子甍宇齐平,有绸店、扇店、打银铺、瓷器铺、香蜡铺等各类的货行,贩卖的货品从烧酒、牛羊肉、杂货、皮金到秒黄丹、生熟药材、南北香料等等不一而足。

  站在街头,只见各式幌子招牌迎风招展,因是饭点,各种面点熟食的香味儿也溢了一街。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沈青辰很难想象,这个已经灰飞烟灭近五百年,在史书上已化作楷体小字的朝代还有这般盛世繁华。如果这繁华的背后再少些乌七八糟的事,又不知该是何等令人向往的模样。

  她掖着袖,跟着陈岸和顾少恒,很快便扎入了人群当中。

  只走了一会儿,还没到面馆,几人就在半路遇到了熟人。

  这是另一拨论学的人,原是在待诏厅外的榕树下,早陈岸他们一些结束。为首的是翰林院七品修撰张源,他也是前几年的状元,此外还有两个编修和几个庶常。

  其中一个人已经换下了青袍,穿了身宝蓝色纻丝直裰,身形笔直地站立在闹市中。浓眉黑眸透着一丝不羁,目光穿过人群,漠然落在沈青辰的身上。

  不是大明朝第一官、二代徐斯临又是谁。

  今日正巧是张源的生辰,因他老家不在京城,几人便就近寻个酒馆要庆贺一番。

  张源一问,知沈青辰三人正巧也是来用膳的,便立刻出声相邀,“陈大人,你们几个既然也是来用膳的,不如一起来吃杯酒吧。”

第29章

  陈岸是个随和的人,本来也没有特别的事,就答应了。顾少恒的第二娘胎大约是酒缸,能凑的热闹就鲜少错过,自然也痛快应允。于是众人的目光便齐齐望向了沈青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