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1 / 2)

加入书签

顿!”

  容思勰没有搭腔,默默望着萧谨言离去的方向。

  容思勰知道,别看容颢南说得咬牙切齿,等萧谨言真的回来,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计较送别时的事情。

  即使兄妹二人从未挑明,但这两人都知道,他们都在等待萧谨言早日归来。

  然而兄妹俩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

  .

  三年后。

  长安依旧车马喧嚣,参加科举的举子提前到达长安,看着街上往来不绝的异域人,惊得合不拢嘴。等他走到宫城墙外,抬头仰望着高高的阙楼,嘴里发出由衷的赞叹声。

  “不愧是一国之都,盛世气象啊!”

  一旁走过的行人听到,忍不住发出哈哈笑声。

  “郎君莫不是第一次来长安?”

  “对啊,提前来长安租赁宅子,顺道向各位王公大臣投行卷。”

  行人露出京城本地人特有的狡黠神色来,说道:“郎君初来乍到,恐怕还不明白投卷的深浅,这其中,可大有门道!”

  举子听出话头来,立刻露出洗耳恭听的神色:“小弟不才,全仗阿兄指点,愿闻其详。”

  “这你可问对人了。”这个行人世代定居长安,和许多京城本地人一样,衣食无忧,生来就对朝堂大事和皇家的花边小料感兴趣。他有心和这个外地举子显摆,故意说得玄而又玄,“科举虽说以才举士,但名士风流是前朝就传下来的规矩,现今也不能免俗。郎君若是想中进士,少不得要和几大公卿家族打好交道,事先把名头打出来,才好参加科考。”

  “哦?”举子好奇地问道,“是哪几大家族?”

  行人露出神秘的微笑,示意举子附耳过来,故意压低声音,神神叨叨地说:“韩刘等士林世家自不必我多说,六部宰辅郎君也清楚,这些人家自然是投卷的上上之选。可是这些名士每天不知要收多少行卷,今天我要提点你的,乃是另外几户人家。”

  “其一,乃是瑞王殿下和荣王殿下,这两位是最得宠的皇子,投给他们总没错。不过两位皇子投奔者甚多,递给他们,估计连门房都过不去。相比之下,还不如投给娇客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