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4(2 / 2)

加入书签

  ☆☆☆☆☆☆☆☆

  寒假,在省城读大学的冯亮放假回来了。

  他们这一届大学生尤其特殊,唯一一届冬季高考入学的,学习任务重,暑假时间很短,加上为了省路费,冯亮暑假就没回来。寒假也不长,今儿腊月二十二了才到家,算算这都快一年没见着了。

  如今再一看,人还是那个人,竟然长高了一些,稍稍胖了一点儿,仍旧穿着在家时二伯娘给他做的衣裳,说实话那衣裳土里土气的,可冯东整个人精气神却不一样了,又说不清楚哪儿不一样,反正跟周围那些乡土气的农村小青年一比,真有一种卓尔出众的气质。

  气质这东西摸不着,却藏不住,你比如杨边疆,随便站在人群里,身姿挺拔腰肩笔直,他就不同于缩肩搭背的普通小青年。你再看看冯亮,果然就是个大学生的样子啦。二伯娘看着一年不见的小儿子,越看越高兴。

  冯亮回到家也格外兴奋,家里这一年都挺好,侄子小宝都会走路了,二哥还把东头两间新房子盖起来了。

  不用说,冯亮也知道二伯和大哥二哥为此挨了很多累。虽然找了人工,前期和后续工作都是父子三人自己动手,尤其冯东干的多。如今新房子已经粉刷好,冯东自己已经搬进去住了,冯亮便笑嘻嘻地说,寒假过年跟二哥一起住新房。

  冯亮上大学这一年,竟没花家里多少钱,走的时候二伯娘就给他带了点儿路费和煎饼,冯荞塞给他二十块钱,后来几次写信,总是跟家里说不用寄钱,如今回来的路费都还有呢。他说大学里发粮票,有生活补贴,男生足够吃,饭量小的女生吃不完,每月还能省下一些粮票寄回家。

  然后冯亮跟他们说,上头政策变了。

  “要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允许农民多种经营,我放假回来的时候,省城街边都有人拎着篮子卖菜了。”冯亮高兴地拉着二伯娘,“妈,往后咱家可以多养几只鸡了,猪也可以多养,超过限额也没关系,如今都允许啦。”

  “嘁,咱家的鸡本来就超过限额了。”二伯娘嗤笑以对,“原先规定一户可以养五只呢,咱们家六只,咱村里坏种少,没人跑来挑刺。挑刺也不行,我看谁敢动我的鸡。”

  一家人哄笑起来,冯荞听到这消息也很高兴。

  “哎,那我可放心了。我今年养的那些小鸡,原先买了二十只,折损了三只,丢了一只,养到现在还剩下十几只,温锅时二伯娘还给了我两只老母鸡,太多了。我怕人家不许养,关在鸡圈里都不敢放出去。我还盘算着,人家要是不准养,我过年都杀了吃肉呢。”

  冯荞庆幸地拍拍胸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