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9(1 / 2)

加入书签

法。

  他虽然接受了西方正统的教育,曾身处“自由民主”思潮的风暴中心,尤其回国后大风气也是宣扬“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可顾淮铭志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中西思想融汇贯通”的军人,他更清楚结婚和恋爱完全是两回事。自主婚姻?他没有那个时间和经历。

  就是在男方这样的心态下,李佳芬低调嫁进顾家宅门。对于大部分记忆都被贫穷和饥饿包围的李佳芬而言,这样的亲事是她想都不敢想的美梦,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不愁吃也不愁穿足矣。

  两个成长轨迹和未来道路没有任何交汇点的年轻人,因多年前长辈酒后的一句戏言促成了婚事,没有一个人真的把这次成亲看得很重要。

  整部戏以男女主的视角分割成两条线,从两人正式成亲后为时间点,时而有所交集。顾淮铭的部分以刻画官场晋升和倾轧为主,而女主李佳芬则面临着嫁作新人妇后如何与后院各家女眷相处的难题。

  和叶慈之前饰演的角色不同,李佳芬身上有着明显的乡土气和市井气,但又有着穷苦人家初入华府的各种窘迫和尴尬心境,再加上新婚夫婿根本把自己当成透明人,“内忧外患”的双重重压让她在前半部分的剧情中性格十分明显——在面对下人时十分接地气,懂得如何利用人心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面对夫家姻亲女眷时又端着小心矮下身份地小心伺候着;而在面对丈夫顾淮铭时则是完全的不知所措只能以他对待自己的方式回应。

  真正促使李佳芬心态转变的是顾家老奶奶把她叫去一番长谈,行将木就的顾奶奶没有长篇大论,只是让李佳芬想明白自己在顾家究竟打算失去什么又得到什么。

  随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连想了几天,终是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再之后一段时间,顾淮铭和李佳芬因无数个点滴小事从完全陌生到相互争吵再到彼此理解,最后只至深爱。

  男女主期间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更在朝夕相处间逐渐变得亲密无间。然而战争不断的大背景决定了两个人的最终的悲剧,李佳芬怀孕时,顾淮铭奉命北上,匆忙中只得将有孕在身的妻子送往香港。

  两个人都没有料到,这一别就是一世。生命最后的数十年中,两个人都活在了对方无形中为自己铸造的牢笼中,忘不掉也逃不了,一条珠江硬生生将两人断绝了一辈子。

  结局不是死别,是生离。离别后念念不忘,没能产生一丝回响,硬生生都活在了回忆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