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2 / 2)

加入书签

  听他们叫卖的价格,比餐车要便宜些,又不要粮票。

  有些没带够粮食的旅客很自然地就掏了腰包。

  当然,这种叫卖行为是很不合规的。火车站的站务人员总是隔一阵,就会跑来赶走这些农民,嚷嚷着“为了赚点钱,连命都不要了”。

  但农民们还是很快去而复返,再次叫卖。

  管也管不过来。

  父女俩看到这些场景,着实为这些人的安危担忧。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确实说明,农村经济已经有抬头复苏的迹象了。

  火车一路北上,沿途大多是荒凉的区域,但也时不时能看到稻田和庄稼地。

  和几个月前地里泥土龟裂的模样相比,大多数地方的田地看上去都像样得多了。民心稳定下来后,人们对农务的热情明显提升了。

  经过漫长的旅途后,火车终于驶入京市站点。

  对于京市,红果儿是充满了好奇心的。她不知道这个时期的它,有着怎样的风貌,又是否一如80年代时期的大气迷人?

  跟着李向阳上了公交车后,她饶有兴趣地盯着外面的景致瞅。

  这个时候的首都,大街上并没有斑马线。路上偶尔能看到三寸金莲的老太太,望着马路兴叹。

  能裹小脚的都不会是贫家之女,但新社会废除了封建时期的阶级制度,这些往昔的贵气女人如今连过马路也得依靠自己了。

  好在首都街头车流虽然比别市湍急,但也总有车辆稀少的时候。瞅准了时机,她们总是能颤颤巍巍地走到马路另一边的。

  首都人民在政治思想上也似乎比别处的人更高一些。公交车每驶过几条街,红果儿总能瞅见路边开着的海报店。有一家店的名字甚至就叫“东方红海报店”。

  这让她觉得倍儿有意思。

  车子驶得快,她也来得及看得很清楚。只看到这些店里正对大门口的那面墙上,都贴了满满的主席爷爷的海报。有他年青时、中年时各个时期的肖像海报,有他站在延安窑洞前的海报,还有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华国成立的海报……

  她只来得及看清这些。

  但就是这样,也已经足够她窥到人民对主席爷爷的爱戴。

  而这里的人们穿的虽然都是绿、蓝、灰三种颜色的衣裳,但衣服得体干净的却比别处的更多。

  路上到处都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类的标语。很多地方都布有专门的宣传栏,而栏内贴着整幅整幅的宣传墙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