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2 / 2)
一听到又有好的救灾法, 李向阳又来劲儿了:“这东西这么好吗?怎么制作的?”
“这东西,造起来成本特别低。它的培养液,不需要用上金贵的粮食来制作。你只要把果皮、菜根菜皮拿来煮熟煮烂, 过滤出来的液体就能当培养液。要是果皮菜根都拿不出来, 农作物的根茎叶、淘米水、树叶也成。你说它成本是不是特别低?”
“对对对,是低!那怎么制作的呢?”
“哦, 把培养液倒入干净的盘子里。再把培养好的试管菌种放进去。等过几天, 菌膜长满整个液面,达到一定厚度,就成了。不过, 这种方法麻烦的地方就是, 菌种必须一直处于50-60摄氏度的环境, 才能生长。”
李向阳答道:“这个好办呐,放太阳底下晒呗!”
“那样产不出来的。只能放保温箱24小时保温。放2-4天就行了。”
“……”
原来这个就是他说的成本低……
电力、保温箱, 还有其它实验用品都由国家提供经费,这样的科研人员, 他们的想法,果然跟普通人不太一样。
照他说的那样,保温箱得24小时一直耗着电。而且听起来, 这东西就不是一个可以批量生产的食物。电力成本和人工成本一加, 最后造出来的人造肉精就一盘子, 这就跟当年的大炼钢铁一样,根本不抵什么用。
李向阳烦恼地道:“为啥小球藻的营养液非要用粮食啊?也用果皮菜根不成吗?”
“喂,你可不能随便乱加东西啊!你要乱加, 到时候池子里长了田螺、贝壳,还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那我加淘米水呢?”
“那营养不够啊。我这边现在也出现了新问题,工厂化养殖方式跟土法养殖不一样,批量化生产的后果是,小球藻的营养成分有所降低。唉,还是土法繁殖好啊……”
挂了电话,李向阳的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
他叹着气,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再怎么想办法,也想不到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
本来,用小球藻当代食品,就是因为粮食短缺。
想来想去,头都想痛了,还是琢磨不出来一个法子。鬼使神差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