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2 / 2)

加入书签

  只热个牛奶,花不了几分钟功夫,也起不了什么烟。把“罪证”一掩盖,完全是神不知鬼不觉。

  就算不幸有人发现了,跑过来查看,她还能躲进核桃里呢。

  日子就这样忙碌而充实地一天天过去了。

  而她爹虽然已经走了二十来天了,但粮种却在不断往回寄。

  头一批粮种,是在他走后十天左右寄回来的。数量不多,只有四大麻袋。一麻袋也就只有180斤。

  粮种是寄回公社的。牛书记走之前,就已经吩咐好了,粮种一到,直接入粮仓。而社里的民兵连,荷枪实弹地三人一组,日夜轮班守护这些救命粮。

  这时期,民兵都是人手一杆枪的。用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是政府56年仿苏联的半自动步.枪造的武器。有些民兵手里甚至有鬼子的三八大盖步.枪,当然了,这种就是解放前的战利品了。

  幸亏有强悍的民兵在,没人敢去粮仓抢粮、偷粮。

  而没过几天,第二批粮种也寄回来了。还是四大麻袋,还是同样规格180斤的重量。

  看到社里都出动民兵了,又看到东西入了公社粮仓,这让二队队员们心里都燃起了希望的火把。

  事实上,这会儿,全国各地到处都在闹旱灾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生怕这旱灾过境,连这个水旱由人的地儿都不能幸免。

  看到这一袋袋粮种入了公社的粮仓,不止是二队的人心安了,其它三队的人心也安定下来——咱们公社的牛书记还有李队长确实是个本事人。就算发生了灾害,人家指不定也能给大家伙儿带来条生路。

  不过,虽然心下安定,农人却是数千年来,都是看天吃饭的。传出旱灾的消息后,大家心里都在怕,既怕旱灾会卷过来,又怕自家的存粮不够吃。

  而最怕的,却是出现人祸。

  建国前多战乱,人们靠老天爷赏饭吃也就算了,还得防着流民乱兵进屋抢粮抢钱。

  现在建国才不过十年,大家对于以前的事都还记得清清楚楚,不敢相忘。于是,听到旱灾的消息后,人们就不太乐意出门了。

  都呆在家里守着粮食。

  各生产队也组织了青壮年人员,专门四处巡逻。只不知防的是谁?

  二队的人对此颇有微辞,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万一以后粮不够吃,可还有求着这三队的时候呢。

  不过,就是在这样的紧张形势下,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