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1 / 2)
但很快,报告就用实打实的数据粉碎了读者的这个信念。
你所以为的成功不是真的成功,那只是在为失败粉饰太平。
星野管理局从来不肯公开具体的数据,历年也多是用整体性的数据来糊弄公开以及项目汇报方面的要求。
只从整体看,星野管理局在几乎所有维度上拿出来的数字都是绝对的正增长:投入的资金规模、服务人数、星野活动面积、资源产品贸易规模等。
但事实究竟如何?
蓝遥直接建了一个能够容纳缺失值的模型,通过不断新增的数据矫正去还原星野拓荒的真实面貌。
其中,作为星野管理局表现水平的数值依据,就是机构在两百多年里所有向议会公开的数据。
蓝遥把这些数据全部按照星野管理局自己给定的定义拆解了出来。
而作为验证值的,则是所有来自大荒站直播、历史研究、口述史整理中提取出来的细节信息。
还有一部分,是星野管理局自己对外阶段性公布的数据。
只对比星野管理局的周期披露,和来自拓荒者和观众获知的终端数据,马上就让读者发现第一个问题。
星野管理局公开的全部是全星野汇总的节点数据,完全掩盖了中途的波动数据。
比如说,星野管理局统计每年星野基地情况的时间点,是在一期拓荒者落地后一年,新的拓荒者团队尚未出发的时候。
这个时间节点的特点就是,会失败的团队基本都已经失败了,它们落地带来的数据增长和它们失败带来的数据减损相互抵消,完全没有体现在星野管理局的统计数据里。
蓝遥很清楚的提出一个疑问:星野拓荒已经过去了215期的周期,为什么3级基地只剩下了五百多个?1、2级基地到底还有多少?
他从历史研究里面还原出了星野拓荒团队的扩张过程。
总计215期的星野拓荒者,实际对应的初始星野基地并不是2150个,而是至少3100个。
星野拓荒第10到第90期,还有第120到160期的这两个时间段,都有明确的多项证据证明星野管理局实际发出去的拓荒团队都达到平均一年20个。
3级基地是一条公认的标准,是星野管理局判定一个星野基地能否克服初期的环境威胁,独立生存下来的及格线。
也就是说,即便还有1、2级基地长时间存活,那它们对星野拓荒的贡献都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3100个基地出发,现在只留存下来五百多个,也就是刚刚到达16%的基地存活率。
这个数据,合理吗?能被接受吗?
蓝遥在这个章节免费内容的最后,写下了这么一句话:“16%的基地存活率,可以被视为16%的成功率、84%的失败率。3100与500之间的数值差,星野管理局看到的是消失的基地,而我们还能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命。”
这个数据是报告里第一个冲上热搜第一的话题。
#有谁看见那16%背后的亡魂?#
同一个章节的付费内容中,呈现的就是这个数据计算的全部过程与所有的资料来源,让所有不愿意相信真相的读者看完都只能哑口无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