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5(1 / 2)

加入书签

r />  秦王最大的筹码,乃是他在藩地上的精兵悍将,只要他争储资格仍在,其余的不过癣疥之疾,根本无法撼动他的根本。

  敌方并没伤筋动骨,他们却浪费了一个大好机会,实属不智之举。

  最后,越王觉得,趁着这件大事,将太子一举击倒,才是对他最有利。

  若是太子倒了,那么就剩下他与秦王二人了,秦王强,他弱,按照建德帝一贯的做法,必然会扶持弱者,打压强者,以此维持平衡。

  他叹息,秦王这强敌既然已经来了,那么退货已不可能实现,他唯有设法加强自己,好在未来出现争端之时,能有一拼之力。

  越王要大幅度加强自己实力,绝对少不了建德帝支持给予,按现在这三足鼎立的局面,是不可能的,他唯有设法打破僵局,自己争取一把。

  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即便是建德帝有心要废,也必须有个服众的理由,越王打算狠狠添一把柴,将非常好的动机与借口都送上去。

  如果建德帝大怒之下,能把太子废了,那便再好不过,届时,越王在建德帝的扶持下,很容易与秦王平起平坐。

  至于通州常平仓之事,太子不知情又如何,他们让他“知情”便可。

  越王仔仔细细说来,靖海伯连连点头,击节赞叹道:“殿下英明。”

  既然商量妥当,事不宜迟,越王马上招来心腹,如此这般安排一番,最后,他打发了人出京,悄悄往任明蔚那一大批糙米摸过去,务必将其尽数焚毁。

  待初步计划俱已安排下去后,夜已深沉,靖海伯干脆决定在越王府歇下,倒也不急着回去了。

  二人徐徐饮下半盏茶,靖海伯面上始终带有几分忧虑,欲言又止。

  越王搁下茶盏,笑道:“外祖父,你与本王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这话不假,对比起太子庆国公二人,越王与靖海伯之间的祖孙情要真切得多。

  靖海伯也没犹豫,捋了捋短须,他微微蹙眉道:“殿下,老夫实在忧心,即便是击垮了东宫,我们一时半会,怕也赶不上秦王啊。”

  关键是,建德帝这身体,看着并不像能熬太久的模样。

  最重要一点,即便是建德帝真病歪歪长寿了,他真会扶持越王与秦王一般强大吗?

  依靖海伯看来,这会很艰难。

  秦王的强大,在于他坐拥藩地二十万兵马,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藩王一般都会私招兵马,内陆的、贫瘠的,或接近京城的一般少养,反之,则会多一些。

  秦地距京千里之遥,山高皇帝远,地域辽阔,沃野千里,秦王招兵买马的财帛不缺,兼秦地地形复杂,有心要藏匿大批兵马,并不是件难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