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2 / 2)
陆礼的个子高, 身板又正,起身结辩的画面看起来赏心悦目得很,尤其是让他来谈德性修养这个话题, 谦谦君子谈君子之道, 从气质看来就非常契合主题,很容易打动观众,让他们从心底感到信服。
辩论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某一观点的展示和演绎, 选手的气质谈吐都是展示中重要的一环,通俗来讲就叫“辩风”或者“观众缘”。而出挑的外表和气质, 也是陆礼能稳坐四辩席的其中一个原因,毕竟国人崇尚“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是换一个看起来唯唯诺诺或者贼眉鼠眼的人在结辩的时候跟人大谈修身养性、大谈价值理想,总归有些难以服众。
因此等陆礼结辩的那句“感谢各位”落毕,台下都很捧场地响起掌声,不仅仅是礼貌, 多少也有点被打动的意思。
三位评审的印象票很快给出, 余嘉清收到票面, 开口宣读:“印象票已收齐, 吴永明老师将印象票投给了正方,谢芳菲老师将印象票投给了正方, 白盈盈老师将印象票投给了正方。第一轮印象票总分为正方三票比反方零票。”
后续评审的述票环节也意外的简短。因为一般来说, 一场辩论赛的攻防战场, 双方总归有胜有负、有得有失, 评审需要从各个交锋中判断双方的胜场,拿出充分的判断依据,最后再给出判票,否则就容易落人口实, 出现辩手和评审的意见相悖、产生龃龉的情况。
在一些大型赛事中,三位评审述票环节时长甚至可能会超过三十分钟,几乎和比赛时常相当。
但今天三个评审拢共只讲了十五分钟,内容围绕“反方输在了哪里和正方赢在了哪里”展开,最后那位白盈盈老师还特地点了反四的名,提醒他在比赛中常发“惊人之语”并没有问题,但要注意用词是否恰当,带有冒犯性的下流玩笑绝对不适合于严肃的辩论场。全程把反四说得一声不吭,几乎没抬起来几次头。
小组赛的第一场以法学院毫无疑问的9:0胜利告终,最佳辩手落到了陆礼头上。四个人到后台喝了两口水,简单交流了几点第一场比赛的收获,便得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辩论思路当中,在短暂的休息时间结束后,再次上台迎战。
这一场对上工学院,对面四个人都是头脑清醒的正常人,从场面上看就比第一场要精彩得多,大有势均力敌的味道,尤其是自由辩环节。
和上一场反方的判断标准不同,法学院这几个人在正方立场上已经吃得很透,即便换了持方,他们考虑的角度也相应的更加深刻,不再纠结于判断npc是否具有人格权或者虐待一串代码到底残不残忍,而是直接跨到了第三层,认为是否道德的判断标准在于对社会有无危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