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页(2 / 2)

加入书签

他们进食完毕以后,寺里还准备了冰镇的香瓜。众人正在享用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地动山摇般的欢呼声。

同恩寺在城西,今日附近又戒严,按理来说,不管大街上如何热闹,都不会传到这里来。

萧衍对苏唯贞使了个眼色,苏唯贞立刻命人去查探消息了。

过了会儿,竟然是柳庆远亲自来禀报。原来今日街上的人太多,在大市附近,有座旧凉亭被挤塌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建康令闻讯赶到,命仆役将现场清理之后,竟然在废墟之中挖出一块石碑。

那石碑上刻着:行中水,为天子。御四海,开太平。

当场有人解出那“行中水”可不就是当今天子的名讳?今日为佛教的盂兰盆节,本就到处人满为患。这碑文预示着萧衍乃天命所归,上天早就降下启示,百姓当即就蜂拥过来,山呼陛下,这才有了刚才地动山摇的一幕。

在场的人闻言都向萧衍恭贺,不管这碑文的真假,天子临朝有如此祥瑞出现,都是大吉的象征。而且各国使臣皆在都城,有幸目睹此事,也能将皇帝的天威传扬出去。

可萧衍却有种直觉,此事绝不是这么简单的。

翌日便是常朝,建康令命人将那块大石碑抬入太极殿,给满朝文武观瞻。这种石碑,多是一种吉兆,前朝有的皇帝为了江山稳定,还会特意命人造一个出来。不过萧衍这种武夫,显然是不会想到用这种招数的。

建康令说了一通诸如陛下顺应天命,威加海内,流芳万世的恭维之言。众臣纷纷附和。

这个时候,廷尉桓玄上前拜道:“陛下,盂兰盆节,天降吉兆,理应大赦天下。”

按理来说,帝王登基和大婚的时候,都应该大赦天下。但是萧衍重刑重罚,所以两次都没有大赦,此番却是推辞不掉了。

佛教盛事当日挖出石碑,民间百姓共同见证,不大赦反而折了这祥瑞之兆。

他便应了桓玄所请,同意大赦天下。

山呼声之中,中书监庾坦之也上前来,“陛下乃是天命所归,四海臣服。臣斗胆请陛下一同赦免前朝太子,封他爵位,并派赐封地,以彰陛下厚待前朝皇族的仁德。”

大殿上安静了一瞬,萧衍高坐,看着庾坦之,“中书监的意思是,朕若不赦免废太子,就不仁德了?”

庾坦之跪在地上,“臣不敢。只是听闻废太子精神失常,身体虚弱,也无几年好活,□□他有何意?陛下也看到了这碑文,证明您是天命所归,又何需在意区区一个废太子?您既然同意大赦天下,赦免太子不过是顺势而为,有何不可呢?据臣所知,按律令,废太子并无十恶不赦之罪,应当也算在大赦之内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