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 / 2)

加入书签

所图的,就知道要给门房塞点好处,有什么利可图先不说,至少不会惹了小人。

  这门房前几月在先刺史时也算是小半个心腹,收的礼不在少数,但要说起来,还真是傅六爷的礼收的最让他舒服,三伏天喝碗冰水的舒服。

  六爷送礼只塞钱,一视同仁的十两银元宝,还塞得有借口,塞得好看!

  因着这点子舒服,门房早就和傅挽混得极熟,都不用多问,立即就倒了豆子,“这阵子啊,您还真算是稀客了,就那邱家、刘家的几位,那可是一日三顿地来,热情的那个劲,恨不得给余刺史擦靴!”

  “可他们对奴才们这些前刺史老爷留下来的下人,那可就不是一张嘴脸了。挑肥拣瘦的,恨不得找个好借口,帮余刺史发落了奴才们……要奴才说,这余刺史是铁定不会换了奴才们的,他带来的下人不多,都整日里往来进出,守着个小侧门忙得不得了,那有人能来替……”

  傅挽脚步一顿,听到了这话里的关键点,“余刺史带的下人不多?都不够用?”

  按着曦朝的律例,一任刺史的任期是三年,一般会让同一刺史连任。

  六年的任期,堂堂刺史怎么可能连下人都带不够?

  说体恤前任留下的人,让他们继续任职还说得过去,若是原本就人不够……

  门房从嗓子眼里“嘿”了声,带着三分鄙夷。

  “当时这余刺史来咱们杨州时的排场可也不小,但没几天之后,这府里的人就一个比一个少,旁人不知,奴才在这当门房的,还不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傅挽站在府门边等着去通传的人出来,听着这话,又多问了句。

  “那他的妻小呢?”

  门房立刻露出“六爷你算是问对了人”的神情,颇有几分得意地告诉她,“说是乡下家中老母病重,让正妻留着侍疾了,连着几个孩子,都被祖母留了下来,只带了个风韵十足的姨娘来伺候……也难怪当时上任都晚了小半月……”

  老母重病,上任延期,正妻侍疾,儿女留守。

  这些事串在一起,似乎逻辑上都走得通。

  但就是,总有哪里让人感觉不对劲。

  傅挽正要思考出来,半关着的府门一开,在她身侧弓腰站着的门房一瞬间绷直了筋骨,低声叫了一句,“余管家。”

  那管家笑眯眯的,看着和善如家中祖父,“六爷大驾光临,是府上怠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又一章,到这章过就有三万字了……

  我要去和晋江约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