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页(2 / 2)

加入书签

想想也对,人家那么宝贝的女儿,怎会让他带走?对白家说来,他应该还个陌生人。唯一的羁绊就是桃桃的父亲救了他的妹妹……

可是——

乌瑞安又看了桃桃一眼。

可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就对一个……没见过几次面的农家姑娘这么上心。而且她还是个小傻子。

乌瑞安叹气,“白叔救了我们浅浅,对我们有恩,我们有心想报答,可您总是不同意……”

白正乾摆手,“这是机缘凑巧!那一天是我们有缘分,恰好我在那儿,又正好看到你妹妹出了事儿……但我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出事的那个不是你妹妹,我也会救的,所以你心里不要有太多的负担。你看看,我……虽然受了点伤,但很快就会好了……”

乌瑞安苦笑。

唐丽人看看乌瑞安、又看看宋秩,说道:“对了你俩咋一块儿回来了?”

乌瑞安看了宋秩一眼,笑了,“这还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

——原来,就是乌瑞安散布了消息出去,想请一个会外语的人。结果兜兜转转的,还是白正乾夫妇推荐的宋秩。

白正乾好奇问乌瑞安:“就是你想请人哪?你不就是华侨吗?怎么你还要找懂外语的呢?”

乌瑞安笑道:“两年前我们买了一套苏国的二手电机,运去了米国,结果……坏了。那玩意儿贵,现在米苏之间的关系又紧张,我们没办法联系到苏国的专家,只好回来看看。”

“毕竟啊,当初这样的电机一共有好几套,我们买走了一套,县政府这边还剩下几套,就想着能不能回来请这边的人看看,我们那边儿的机器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但就卡在没人看得懂电机的说明书上!我这都来了好几天了,一直没什么进展,幸好白叔推荐了宋秩给我,可帮了大忙了!”

白正乾更好奇了,“原来是苏国的机器啊,咱们县城没人懂俄语吗?”

——前些年国家和苏国搞156工程,那可是风风火火的搞了好几年。虽然说,后来那些援建项目全都停了下来,但找个会俄语的大学生应该不难吧?

乌瑞安苦笑,“问题就出在,当初那批苏国产的电机维修过好多次,换了不少日本产的零配件,当时可能还请了日本工程师过来。所以那些说明书里,一半儿俄语一半儿日语的,维修日志更是用日苏两种文字写的,有的还写了批注,字迹潦草得很,我们一时之间根本没办法找到既会俄语又会日语的人……”

然后他又笑着拍了拍宋秩的肩膀,“幸好有他在!他俄语日语都很好,最难得的是啊……宋秩的专业还是发动机相关!那些说明书和维修日志,对他来说,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困扰我们一年多的问题,他说他用三天的时间就能搞定!”

乌瑞安是真的很高兴,对宋秩说道:“哎宋秩,你这么好的条件,呆在乡下插队也太可惜了,不如跟着我出国吧!去我们家的厂子里当工程师……”

宋秩没吭声。

唐丽人倒是有些好奇,“现在出国……很难吧?”

乌瑞安愣住。

——是的,如今这个国情,想要出国是很难的。大约唯一的途径,就是成为亲戚。比如说,让他妹妹乌浅浅和宋秩结婚,宋秩才能以乌浅浅的合法丈夫的名义出国移民。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