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9(1 / 2)

加入书签

俩孩子的亲娘原都应该是阴氏,如今换了耿氏,却还是生在了西宫,冥冥之中也许另有安排,然郭氏并没有十分的在意,细端详了半天也没看出跟前世那俩孩子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心中更是不以为意。且不说他们,就连任氏所生的五皇子,原该是郭氏的儿子刘康,却也不曾放在心上,这一世母子的缘分,就只是在刘彊刘辅这两兄弟身上罢了。

刘苍出世之后,倒是喜报频传,郭氏曾与梁萧笑言,“看来着六皇子还真是个有福气的”

“只不过是征战了这么些年,中原的局势已经定了,有没有六皇子,也是这样的。”梁萧很是不以为意的,一个孩子而已,改不天命,也改不了运数。

“我听说前头又有人提出太傅的人选,被陛下给否了?”郭氏不在提刘苍,反倒是问及了太傅之事。

“六皇子才刚满月,以后会怎么样还很难判断,再说就算是陛下看中了,反倒更不会轻易放太子走,总是在他眼皮底下才能放心的。”

“你说的倒也有理,实在不行就只能是先斩后奏了。”

梁萧没想到郭氏的决心会这么大,“这么着出得去,可不见能回得来”

“出得去,就回得来。即使是不能回,也得是彊儿自己不愿意。”

郭氏底气十足,梁萧也高兴,他虽不知道根底情由,但是这样总是好过那担惊受怕,畏畏缩缩的。“娘娘既然拿定了主意,陛下那边微臣自会安排。”

“你也要小心,陛下虽不是十分的多疑,但是自古帝王又有几个能真心信人的”

“微臣明白,陛下目前虽然高兴,并不是时机,此事不能一蹴而就。”

郭氏正是不想赶早,她虽然说的决绝,心里到底舍不得儿子。而至于那刚出生的刘苍,郭氏并不是十分的担心,正因为有了耿弇那个舅舅,正可谓成也是他败也是他。

宫中事物自有定例,当然也不需要耿氏那几斛米的俸禄来养活孩子,即便是这样,各色的奇珍,刘秀仍少不了往她宫里送。耿氏得了空前的宠爱,但是却不露半点骄矜之色。刚出了月子就抱着两个孩子到长秋宫来请安。

“你自己过来也就是了,何苦抱着孩子,虽说是入了春,天气也还寒冷,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受得住?”

“早就应该过来给娘娘请安,娘娘心疼臣妾免了这个礼,臣妾自己却不能够仗着娘娘的慈心失了本分。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也该从小就听些娘娘的教诲,大了也能懂事明理。”

此时许氏正巧在殿上陪着说笑,听了耿氏这番话,胃里一阵的翻江倒海,眼见着郭氏没事儿人似的,很是佩服她的防雷指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