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页(2 / 2)

加入书签

时雍微微一笑,手在乌婵的肩膀上捏了捏,又朝燕穆点头。

“你们保重。”

————

去衙门办差的东厂番役回来了。

令时雍意外的是,死在“归园田居”的一家五口,竟然是从青山镇逃出来的钱名贵家人。

从青山镇到宁义镇,这是一个人都不放过么?

包括小茗香,还有她们这一行人。

时雍突然想到,若不是她昨夜率先设计了对方,设计一出请君入瓮计,对方是不是也准备来杀她,或者杀她们一行人?

宁义镇口,分道扬镳,时雍再三叮嘱乌婵,要小心行事。

而乌婵原本想派两个人跟她去,被时雍拒绝了。

她骑走一匹马,驮了个行囊,背了一壶水,带着大黑就上路了。

为了行事方便,她在宁义买了几套男装换上。

此时,着男儿打扮的她,骑马带狗,行在初升的朝阳下,颇有几分潇洒。

往青山镇的路时雍走过一次,可与上次不同,越临近青山,路上越发不太平,从北边逃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人员杂乱,路匪劫夺之事也就越多。

时雍不再像从前那般好管闲事,可是看着这些在兵荒马乱里逃难的人,还是免不得会施以援手。

离青山镇十里地,是一个叫江泊的小村。

近江靠水,又在官道边,便有人支了摊子卖些茶水,做来往路商的生意。

时雍下马给马儿喂草,顺便为自己和大黑要了碗茶水喝。

“小郎君生得真是俊俏。”卖茶水的大娘头上包了个花布巾子,笑眯眯看着时雍,夸赞他几句,又热络地问:“这年景,一个人是准备去哪儿啊?”

时雍言笑浅浅,“青山镇。”

大娘手一抖,手里的茶碗差点滑落。

隔桌的几个人也朝她看了过来,表情满是探究。

时雍笑问:“怎么了,莫非青山镇去不得么?”

大娘长纳一口气:“去不得,去不得了。”

顿了顿,她瞥了一眼那几个明显是从北边来的客人,压着嗓子说:“小郎君,你这一路走来,就没有听说点什么?”

“什么?”时雍顺势笑问。

“哎哟我的老天爷!”

大娘是个热心人,叉着腰瞪他一眼,在围裙上擦了擦,坐下来再次打量时雍的眉眼,在确认这当真是一个清俊不谙世事的少年郎后,用一种略带疼惜的眼神看着她道:

“青山镇,一个人也没有。那就是一座鬼镇啊!你去做甚?寻亲,还是访友?”

时雍一怔,装着不知的样子,“我有个友人在青山镇,原是约好今年中秋过后来探望的,怎会如此?”

“作孽哦!”

大娘说不清楚情绪,只道:“我劝小郎君还是莫去了,喝完这碗茶,就往回走吧。你有马,天黑前能赶到蓟州落脚……”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