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3页(2 / 2)

加入书签

只是,他在想着该如何去处理和解决会比较妥善一点。所以,他还没有下一步的动作出来。

公司里的员工对于司徒敏突然消失了几天,感到有点措手不及起来,因为很多的事情,一直都是由司徒敏在主持和负责的,这就导致了她原来手里的工作,转移到了大智或者王润明的手里跟进了。

虽然很多工作不是他们一路跟开的,但是都是一个体系和公司运转的问题,他们两人刚接手会有点阻滞,但是很快也可以上手推进了。

本身这几年来大智就让全公司的人都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他们手中的工作不会因为谁没有出现或者请假而完全停止的,因为每个人的手里都有自己需要做的工作任务,他们只会在一些决策上的问题,会遇到一点时间上的落差罢了。

几年的沉淀,他们天使公司早已经有了一个适合他们生存的运转法则了,无论是管理,还是制度上的制约,这三年的时间里,都有了比较完善的改进了。

整个公司如果不是遭遇到什么重大的突发变故,或者是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天使公司是不会有什么运营上的大问题出现的。

虽然对于很多中大型的企业来说,他们还不算是什么,但是他们的发展势头,却是比许多的企业都要迅猛的。

而且,市场上对于他们的产品接受度,也呈现逐级抬高的势头,公司的现金流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所以外界给予他们公司的评价是比其他企业要高很多的。

所有行业上的人都认为,天使公司这几年的发展势头有这么迅速,是因为公司制度和管理上的完善,但是大智心里很清楚,自己对于管理并不是能手,如果没有自己的三个拍档当时和自己一起去打拼的话,这个公司的发展,也许还真没有这么迅猛。

外界的想法,大智不能去改变到,但是他自己心里是很清楚的,天使公司走到今天,是因为在他的思维引导之下,所有的人对公司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才是公司最终能够走远变强的基础,公司是一个固定化的存在,只要自己的产品是别人一直能够接受的就可以了,但是员工是流动的,再完善的管理制度,都会有员工的进进出出,能够真正留的下来一直跟着公司走的,又有几个人呢?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大智他心里很清楚一个道理,如果所有人都对产品质量有执着的追求,那他根本就不用去烦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他从来没有见到一个认真对待公司产品的人,他对工作是不严谨和不认真积极的。

所以,他对于管理上,确实没有放多大的心机进去,而是抓产品质量问题,灌输所有人对产品质量的有严格的要求,将产品做到了极致,那不就是对工作做到了极致了吗?

别人是用抓管理的方法来控制产品的质量,而他是通过严格要求产品的质量去管理和引导所有的员工,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直接管理员工,会让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即使他表面上做得非常完美了,但是转眼他就产生许多的埋怨和不满,这种管理,真的只能在上班的时候管理,离开这个大门就什么都不是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