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jǐāǒsんμ.ⓒǒм 二十、屏障(1 / 2)
有释放了一次之后,时间也接近凌晨四点。他们关了灯,在床上抱在一起。
大概是真的累了,有酒精加成,周围还环绕着熟悉的体温和气息,牧青青很快就睡着了。
可终究魏恒的人体还是好硌,她大概也就真正睡着了两个小时,在能从眼皮底下感受到微弱的光线时,就一直半梦半醒。她不想推开魏恒,但多次尝试入睡无果,索性就睁开了眼睛。
她看了一眼手机,才七点半。魏恒的厂子是流水线,标注的是十二个小时三班两倒,实际上由于缺人手,还有就是流水线任务永远无法完成,基本上是两班十四小时轮换,而且长期以往,大概昼夜的概念都会被模糊掉,而且工厂的机械是不能停的,所以也很难有假期。
这就是石木镇的居民的日常。某个纪录片导演说得好,他们的日常是极为贫乏的,而十几岁的时候,正是人格开始形成的时候,他们渴望和别人不一样的什么,与他们每天做的类似于工厂里螺丝一样的事情不同。所以,他们很多人才会染起五颜六色的、爆炸起来的头发,自发形成一个小圈子,在小圈子里,他们拥有了‘自我’。
可是对于魏恒,这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见过北京,见过南京,他们上初中的时候正是所谓非主流被嘲笑的最狠的时候,他有从外界吸取来的知识,是不可能融入进那群人的。他哪里都融入不进去。
他们的电影如果真要有一个内核的话,也是如此。
作为同性恋的厂工,他在网络上知道了这种性取向的存在,但他周围的人在考虑的是如何娶媳妇,如何少要点彩礼。父母让他们传宗接代,同样从网上获取了重男轻女知识的姐姐恨他,却无法抛下父母和他不管。他无颜面对家里的所有人,他处在一个容不下他的信息茧房之中,却没有能力出去。能在网上看到外面的世界,却在哪里都找不到。
他们的故事结构很简单,很传统。
一个男工在石排镇打工,他姐姐、他父母和他一起来石排镇,展现一下家庭的矛盾,然后展现一下童工问题和进厂困难,打工生活的劳苦。他开始染头,和染头人一起‘炸街’,一起聚会,却发现他和他们不一样,他不想去搭讪女工,和他们也玩不到一起去。
就这么过了两三年,他的内心的那股‘不属于这里’的纠结慢慢被他推到极端,他开始拒绝打工,加入这里的地痞流氓,以骗新来的这里的小孩为生,与此同时和家里的矛盾也更加激化。
他会编造一个城市里的他爸抛弃他们母女,母亲重病他来打工但是掏不出紧急手术费的故事来骗小孩。这故事听起来很假,但对于一直生活在熟人生活的小孩来说基本随便找个理由就行。他找这个理由是因为希望自己真的生在城市里。áǐzんáńsんμ.còм(aizhanshu.com)
那个小孩果然信了,他给了他一两千块钱,并表示等他发工资之后还能再给他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