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7(2 / 2)

加入书签

  那时候正好是到期该续签的第三年,按合同需提前三个月续签。因生意不咋好,商户们便希望租金能继续减半。具体怎么个定法,还在观望等说法。

  许苏也是在挤兑成衣店的过程中,发现了可操作之处。

  。。。

  也是传言,说有开发商看中这地儿了,要建高档社区和商场,打造高端生活圈,已经就拆迁事宜与负责人进行洽谈了。

  为此她还组了个高档车队进去市场悠过两圈。

  还有西装革履很有派头的小分队去管理处悠过两圈。

  还租了两台掘机去停了两天……当然被管理处撵走了,还收了点儿占道费,但这都是小节,因为“补偿款尚未谈笼”呗。

  她也没有做太多,因为时机刚刚好。等再有人去管理处询问租金时,负责人都叹气了:“新的招商政策正在重新商讨中,等定下来会公布……”

  没有商户续租,他们得重新招商了。

  ——拿下陶街没花冤枉钱,毕竟原来并不旺,那可怜的境况狮子也张不开大口。

  许苏先不急着招商。

  她仍然请学生们“逛街”,十块钱一个钟,纯逛不要求购物,人头在就行。

  街上也允许摆摊不收租金管理费,学生如果做走鬼老板也另给逛街费——当然,几个月后摆摊占道就被整改,那又另说。

  最热闹的时候,陶街跟毕业生招聘会似的。反正在那里瞎呆一天嫌百来块,是拿书学习还是拉对象恋爱也随你,干嘛在校园呆着不去陶街呆着呢。学生们呼朋唤友,在那里支牌桌支书桌,直到人多支不开。

  有人气就会有生意,最先旺起来的就是餐饮娱乐业。在这里呆着顺便吃吃玩玩,反正时间就是金钱,就当有人请客了。

  因为地摊的存在,大大拉低了生意的档次,店铺经营者见客流如注怎么不流入咱家呢,原来价格高冷了,跟风作调整。整个陶街的生意档次慢慢都跟着降下来了,越来越适合普通民众消费,适合学生消费。

  人气旺起来,小老板们当然舍不得撤了。

  招商什么的,不存在的。

  而消费是有习惯的,逛惯了玩熟了的地方,回头客是常有的。

  陶街活起来。

  。。。

  许苏隔天去陶街逛了逛,阮经理特意把她领到一家店门口,说这家店正被盯上了,生意没法做。

  也是家服装店,看得出原本的窗明几净,但门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