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1 / 2)
良久,才听的他开口:“如果这是你为自己制定的道路,那我会很欣慰。如果这是你内心深处的选择,那我会为你感到骄傲。”
航空航天这条路不好走,身为过来人的向传军深有体会。
他也不是一出社会就是行业巨头,而是从那些白发苍苍的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等到自己的头顶也生出银丝的时候,将那根接力棒传给下一代人。
无论是赵思危、甘默,还是那些与他一同展望过未来的年轻人,他们都正值青春,眼神中都充满光芒,向传军透过那些光芒,看到了这个国度航空航天事业的未来。
所以这通电话,他是用于询问赵思危的,更是跟她确定,她是否与一年前一样,有着同一个目标、为着同一个理想。
“谢谢老师!”赵思危理解对方的用意,更知道身为前辈,在挑选接班人时的种种顾虑。
因此,她要做的,就是给向传军一颗定心丸,告诉他,她依旧热爱着这项事业,从未动摇。
“我既然已经制定了目标,那就不会再更改,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我。和大一时的我、给您写信时的我,都是同一个我,请您放心。”
“好!”听筒里,向传军的声音显得有些欣喜,“那,赵思危小同志,请准许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认为航空航天这项事业,真的有未来吗?”
这个问题,柯炎也问过,只字不改,而赵思危也毫不犹豫地将当初自己回答给柯炎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
“当然有。”她斩钉截铁地答道。
“未来都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不信以我们这几代人共同的努力,造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载人航天。”
“再者,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无甚意义,因为:不曾奋力争取,又何谈未来?若是奋力争取,成功自在未来。”
“好!好的很!”向传军的语气蓦然加重:“不愧是我向传军的学生,就该有此胸襟!”
目光长远,却又立足当下。
脚踏实地地,眺望远方。
赵思危本以为这通电话会到此结束,但,向传军最后一个问题,却令她始料未及——
“那你能顺带告诉我,你创办《揽月周刊》的目的,是什么吗?”
……
也许是因为坚定了目标,在赵思危看来格外漫长的大学,转眼就来到了大四。
在这四年的时光里,她保持着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每周看一本课外书并写下读后感的习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