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5页(2 / 2)

加入书签

莫婳见她就背了个很小的老绣挎包,自然是不能走太远,可问题是,现在只要盛棠有任何风吹草动她都担心。

盛棠跟她说就是出门转转,好久没回家了,看看家附近变化大不大,顺便再买束花。

……

变化的确大。

盛棠在北京求学,一放假就往敦煌跑,所以反倒在自己的出生地待的时间不多。

新起了不少高楼,还建了一所堪称全亚洲最大的美术馆。园林设计,风景如画。

盛棠听说过,当初刚建的时候就听莫婳提起过,说馆长亲自登门想邀请盛子炎的作品入馆,作为馆内压箱底的宝贝,又说条件任他开。

盛子炎没提出任何条件,非但如此,还亲自画了一个系列的作品送到馆中,没收一份酬劳,他表示,这是对家长有益的事,收酬劳谈条件性质就变了。

馆长感动得老泪横飞,就差感恩戴德了,后来死活都要给盛子炎在馆里挂头衔。盛子炎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头衔,所以连连婉拒,但最后还是给盛子炎挂了个名誉馆长一职。

盛家在当地就很有名气,尤其在美术馆,盛棠进去后就被人认出来了,工作人员客套得很。

以往盛棠应付这种情况那是信手拈来,可如今也不知怎的,对方越热情她就越紧张,甚至都不知道要开口说什么。

末了跟对方说,我就是进来随便看看,您忙您的。

美术馆成立这么久,这是她第一次进来,也是第一次看到盛子炎的新作品。其实掐指算来也不算新了,只是对于她来说,是初见。

她向来知道盛子炎画功了得,只是没想到新作极其大气磅礴。十二幅组成整个系列,占了馆内最显眼的位置,其中主幅的题目叫做《梵匠》。

整个场馆中最大篇幅的画卷。

背景是茫茫戈壁,夕阳染红了黄沙,红与黄的撕扯形成了视觉的盛宴。有丝缕飞扬的彩带,恰恰为这漫天的壮观增添了鲜亮的色彩。

色彩之下是个人影。

一个小姑娘的背影,长发就如丝带般飞扬,连同她手中的画笔,似乎只要一笔,笔下的佛音之国就能重现。

盛棠看着看着眼眶就红了。

盛子炎画的是她。

她在敦煌临摹壁画时的模样。

原来在盛子炎的眼里,她是那么专注又值得被记录。

可“梵匠”二字,她哪能担当得起?

能担起殊荣的,该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们,像是胡教授,还有失踪了的薛教授,或者技艺超群的同行们。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