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9页(2 / 2)

加入书签

萧宁觉得,这一位实在是个妙人!

“唐公说笑了,观唐公行事,后发制人。若非唐公无伤人之心,只怕我这两万人马在冀州早已有进无出。”萧宁带两万人进入冀州,摸上冀州进军雍州的船只,这其中顺利得让萧宁出乎意料。今方知晓,都是因为有人帮她扫清障碍。这个人正是眼前的唐师。

“若不是小娘子精明过人,深谙人心,反其道而行。纵然某有心相助,亦无力助之。当然,若不是知晓小娘子两万人马登船,某也不敢绕后袭击曹根旧部。

“实不相瞒,自曹根把持朝政以来,冀州上下无人不思如何讨伐逆贼,只是有心无力,冀州兵马强悍,我等并非他们对手。

“一直蛰伏,无非想等个合适的机会,小娘子到来,恰好为我们找到机会。”

听听这唐诗说话,明明是他帮了萧宁一个大忙,反倒处处彰显得萧宁帮他更多。

这么样的一位人物适合交好,不适合为敌。

“冀州境内诸事还是唐公明了,我这三万人马听从唐公的调遣。宁,亦听从唐公差遣。”若是出兵冀州,萧宁定然是要一道去的,没有萧宁在,唐师调不动人。

唐师瞧出萧宁的真诚,迟疑了半晌,轻声的询问:“那某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萧宁面带笑容的点点头,证明并非玩笑,请公随意。

发兵冀州,各方皆动的天下,必迎来各方出手。这一乱,有利有弊!

达成协议,双方立刻调动三军。

程逵依然领兵马守城,萧宁亲率三万兵马,和唐师兵分两路,一前一后,发兵冀州,在雍州方面已经牵制住冀州大部分兵力的同时,他们前后夹击必然能够极快的拿下冀州。唐师谦虚得很,虽然萧宁已经将手中兵马尽托付于他,听凭他的差遣。

在制定行军作战计划时,唐师总会征询萧宁的意见,萧宁看得出来,这一位可不像是不懂军事的人。

若说后发制人,辨别萧宁两万兵马,混入冀州,必然会合雍州守城夹击冀州兵马。趁机绕后袭击,以火发动进攻,借天时地利,再与人和,有此大胜。今观行军布阵,便可见是他的真本事。

当然,这一位完全明白萧宁对他的防备,想必他也防备萧宁诸多,只是不管再怎么防备,双方的目的一致的,都不希望曹根的势力再次扩大。

如此情况下,自该不遗余力,先除他们共同的敌人,至于将来天下如何纷争,那是将来的事。

“小娘子粮草充足,某手中粮草不多,便不再不自量力为小娘子供应粮食,望小娘子勿怪。”双方纵然互惠互利,但也是唐师请人帮忙在前,按理来说应该供应粮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