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页(2 / 2)

加入书签

她来到一处僻静的小院,院中仅有几块观赏石,一株桃树,此时桃花已开过,枝条上只留一些残花。

这树残花下边,坐着一个人。

那是个青年,穿着淡青色的长袍,斜斜地靠在桃树上,手中握着一卷书。听到脚步声,他侧过头望向来人,淡淡地说:“清竹。”

看到他的脸后,清清一瞬间就认出来,他是苏少卿。不,他此时还不是少卿,只是鸿胪寺一个小小的主簿。

原来年轻时的他是这个样子的,清清默默地想,怪不得,探花三年便有一个,但名噪一时,为人津津乐道的只有苏松雨一人而已。

他生得的确好看,长眉入鬓,鼻若悬胆,深目薄唇,就拿着书往树下这么一坐,硬是生出了些写意风流来。

清竹走过去坐下:“静笃,何时来的?”

她的声音有些哑,或许是方才的咳嗽所致。

“也没多久,下人说你在书室,我便在这里等着了。”

简简单单的招呼,没有繁文缛节,客套来、问候去,清清猜想,他们彼此一定很熟络。

青年发现了女子手中的琵琶:“怎么把它带出来了?你不是……”

“我将它赠与你。”清竹打断了他。

青年有些惊讶,“这是为何?”

清竹笑着叹道:“不想弹了。”

青年看着她,不再说话。

“好吧——”清竹将琵琶放正,随意地弹拨了几个音符,“近来没有心境,弹出来,只有空乏的琴声而已。”

她抬头看着身侧的友人:“静笃帮我暂时保管一段时间可好?或许过段时间不去碰它,反而还好些。”

青年抗拒道:“过段时间,技艺都生疏了怎么办?”

清竹又笑了起来:“技艺生疏了正好,返璞方能归真,大音无需奇技。”

青年又沉默片刻,终于应允道:“好。”

清竹便欣慰地叹了口气。

他们便又说起话来,谈了谈京中当下流行的格律;某士子所作的某篇文章布局如何;西北众部落的首领派了代表来长安,又带了哪些奇珍异宝。

他们坐得相距不远,也不近,是恰到好处的属于友人的距离。他们身上的衣衫均是碧色,与春色融成一片。在这个少有人至的偏僻小院中,在属于春天的柔和的风里,他们聊的尽是与风花雪月无关的话题。

过了大概一刻钟,青年起身告辞了:“今日并非休沐,我可是从署里偷溜出来的,不能待太久。”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