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页(2 / 2)

加入书签

接着他便按照《华国日报》记者的思路往下想,要不拍个纪录片吧,把科尔森巴图县脱贫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写下脱贫的全过程和当中的种种难点。可整个过程在邵伯凡脑子里过了一遍后,最后他还是放弃了。纪录片需要很详实的采访以及非常多的资料作支撑,内蒙有语言障碍,纪录片做出来一定会很闷,缺乏观赏性和传播性。

虽然邵伯凡觉得很有价值,但是如果观众不爱看,就传播不出去,达不到他预期的效果。

怎么才能又记录扶贫的过程,又能把故事融进去,吸引观众能全程看完呢?邵伯凡最终想到的是伪纪录片。

伪纪录片在情节构思上可以天马行空,但表现方式上又会贴着纪录片的形式,让观众天然觉得这是真实可信的。

“我觉得这或许是种折衷的方式,但整个电影史上,也从没有人拍过这种类型的伪纪录片,我很吃不准,想听听你的意见。”说着,邵伯凡满脸期待地看着喻景平。

喻景平很享受这眼光,心里甜滋滋的,毫不犹豫就开口了:“的确,你所说的伪纪录片,和现在电影史上存在的伪纪录片有些出入,确实是我闻所未闻的,但是我们未尝不能试试……”

说着,喻景平就说开了。伪纪录片的历史、当年出现的原因、此后的发展方向、主要针对的电影类型,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邵伯凡则表情认真地看着他,听得十分专注,一旦出现疑惑就提出来讨论。

喻景平认为,虽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伪纪录片,但我们可以试一试,就当一次实验性突破嘛,只要剧本够精彩,用什么形式呈现不过载体不同而已。这样吧,我先去找个编剧,按照我们的想法写个初步的剧本出来,等看到本子了我们再研究。

邵伯凡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喻景平这么支持:“我才只是一个粗浅的构想,这就快进到写剧本这步会不会太急了,万一写出来本子不好看,就浪费钱了。”

喻景平不假思索道:“不写谁也不知道这个故事会怎样,你想要做一件事,总要大胆迈出第一步,才有成功的可能。”

邵伯凡心念一动,重复了一遍这句话:“不写谁也不知道这个故事会怎样,你想要做一件事,总要大胆迈出第一步,才有成功的可能。”

邵伯凡心想,不错,喻景平就是个这样的性格,他不怕一件事多难做,只怕自己没有思路、不知道做什么事情。从远景卡司公司到近景鸡肉料理,喻景平一直很善于把概念和思路落地,而且执行力非常强。

这大概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备的能力。

邵伯凡则不一样了,警察的天性让他总要谋定而后动,事情没有想明白之前,他绝没有喻景平的魄力。

邵伯凡的眼神里多了一份赞叹:“好,就听你的!”

可喻景平见到邵伯凡重复自己的这句话后,思路就不是这样的了:他为什么要重复我这句话?我跟他说过几百几千句话他为什么独独重复这一句,他是在暗示我迈出第一步吗,难道我太君子了迟迟不动手他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